在当前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蚊虫滋生问题日益严重,佛山市禅城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号召,将“防蚊令”正式纳入村规民约,以制度化手段推动村民共同参与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基层治理的创新,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7月23日,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蚊媒传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镇(街道)指导辖区各村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等措施,于7月26日前完成相关工作部署。该《意见》明确了村民与村集体在防蚊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包括压实出租屋组防疫责任、强化村屋天台卫生清理、开展室内环境清洁行动、整治闲置地块和农房卫生等,同时加大了对村内公共设施如公园、公厕、村道等的保洁频次。
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禅城区多个村庄迅速行动,纷纷将“防蚊令”纳入村规民约。例如,石湾镇街道番村村在7月24日召开村民大会,以100%的表决通过率将蚊媒传染病防控要点写入村规民约,成为禅城全区首个完成此项工作的村庄。南庄镇东村村也表示,将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带动村民积极参与防蚊行动,最终目的是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此外,张槎街道弼塘村也在同一天召开了全体村民代表及二房东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动员会,共有457人参加,显示出基层群众对防疫工作的高度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防蚊令”不仅是一种倡导,更是一种约束机制。根据《意见》,对于拒不配合防控或房屋多次出现阳性积水的村民,村委会有权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暂停其二次医疗报销、老人金发放等福利;若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将由村集体暂停该村民分红的发放,并进一步追究责任。例如,番村村每年每股分红约为1万至3万元不等,因此暂停分红将对个别村民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从江县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曾利用“村规民约”提升村民自我防控意识,通过制定明确的奖惩措施,有效遏制了聚众活动、不听劝阻等行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禅城区此次将“防蚊令”纳入村规民约的做法,正是对这一经验的延续和创新,旨在通过制度化手段提升村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构建全民参与的防蚊体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禅城区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包括党员干部、企业、个体商户等,共同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禅城区卫生健康局也发布了科学防蚊倡议,建议居民在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产品,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逗留于树荫、草丛等阴暗处。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个人防护,也体现了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积极作为。
禅城区通过将“防蚊令”写入村规民约,不仅强化了基层治理能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防蚊模式。未来,随着更多村庄加入这一行动,相信佛山的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将迈上新台阶,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