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2025年07月26日 03:01:01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2025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有关举措。这是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后,国家层面在教育领域推出的又一项重大民生政策。此次会议强调,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旨在让更多孩子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普惠性也在持续提高。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为56.6%,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达到91.1%,这得益于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然而,要实现“免费学前教育”,仍需进一步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并统筹好公办、民办幼儿园的补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得到妥善保障。

  此次国常会还指出,免费学前教育的推行需要各地尽快细化工作方案,科学核算办园成本,合理安排补助资金,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同时,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动态监测与评估,推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实现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转变,真正实现“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的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政策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也为破解“不想生、不敢生”的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正如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所指出的,免费学前教育能有效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增强生育意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各地也将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推进路径。例如,南京市民杨女士表示,孩子在公办幼儿园上学三年能省下3万元,这正是免费学前教育带来的实际效益。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已于2025年6月正式施行,为免费学前教育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从宏观角度来看,免费学前教育的推行不仅是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它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战略布局。正如《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所提出的,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同样至关重要。教师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学前教育事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为2—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推动生育、养育、教育的有机衔接,为家庭提供更多支持。

  免费学前教育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体系;社会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公众对免费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家庭则应积极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一步。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细化和落实,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