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亦全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轨迹。他不仅是数字法学领域的“破壁者”,在科研上追求卓越;同时也是“浙BA”赛场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破局者”,用篮球点燃激情与热爱。白天,他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夜晚则在球场上挥洒汗水,这种“双面人生”不仅展现了他多元化的才华,也体现了他积极向上、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
7月17日,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杭州东部赛区预选赛激战正酣。身披10号战袍的西湖队球员吴亦全,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与团队配合,成为全场焦点。他在比赛中砍下22分,其中首节末段三分远投、两罚全中,最后飘逸上篮,瞬间点燃全场观众的热情。赛后,他感慨道:“能够站上如此专业的舞台,还有热情的观众支持,真的令人感动。”
对于为何选择参加“浙BA”联赛,吴亦全表示这是一次机缘巧合。他原本担心时间冲突无法参赛,但最终决定抓住机会,结果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的决定。他与西湖区文旅局联系后,便积极投入训练,最终在赛场上展现了不俗的实力。他的表现不仅赢得了队友的认可,也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篮球早已融入吴亦全的求学岁月。他在浙江大学就读期间,曾担任校男子篮球队队长,带领球队五次夺得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甲A组冠军,并三次入选全省最佳阵容。篮球不仅是他的爱好,更是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读书时期结识的球友,至今仍保持联系,一些球友还为他本次参加浙BA联赛加油点赞。
除了篮球,吴亦全在科研领域同样表现出色。他本硕博均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涵盖数字法学、人工智能与法律交叉领域。他鼓励学生在科研中要有问题导向的思维,先明确问题,再思考方法和设计实验,这样才能形成严谨的逻辑闭环,避免盲目追逐学术热点。他认为,科研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锤炼。
吴亦全的“双面人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无论是科研还是篮球,他都以一种“打好球、做好事”的态度去面对。这种态度不仅让他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也在体育竞技中展现了不凡的毅力与拼搏精神。
在浙大校园里,像吴亦全这样的青年才俊层出不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95后”学者走上了高校讲台,成为博导。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崭露头角,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例如,生于1992年的浙江大学博导冯建东,其研究成果曾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封面;而生于1990年的杨树,也是浙江大学首批“90后”博导之一,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入选“青年千人计划”。
这些年轻学者的崛起,不仅为高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活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青年一代完全有能力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正如吴亦全所展现的那样,年轻一代的学者可以兼具学术与体育的双重魅力,用多元化的身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吴亦全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奋斗的传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他用科研与篮球的双重身份,诠释了“热爱全开”的人生哲学。无论是数字法学的“破壁者”,还是“浙BA”赛场上“破局者”,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