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团阻挡消防车不只是素养问题,还是公共安全的警钟!

2025年07月18日 23:58:47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7月15日,辽宁朝阳大凌河景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支老年“暴走团”在列队行进时,公然阻挡了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的通行。现场视频显示,暴走团成员身穿统一服装,扛着旗帜,占据道路中央,与应急车辆僵持近两分钟,最终救护车被迫让行,而暴走团则旁若无人地继续前行。这一幕不仅引发了网友的强烈愤慨,也再次将“暴走团”这一看似普通的健身活动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从表面上看,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素养问题”,并表示将联系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然而,这种处理方式是否足以回应公众对公共安全的担忧?事实上,暴走团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而是对公共秩序和应急响应机制的严重挑战。

  暴走团的“仪式感”正在吞噬公共安全底线。为了整齐划一地走出气势,一些暴走团不顾外界眼光,藐视公序良俗,甚至不惜以牺牲他人权益为代价。以往,有暴走团把机动车道走成人行道,有深夜喊口号扰民安宁,而此次与消防车、救护车对峙的行为,更是将这种狂悖无理、悍然蛮横的状态演绎到了极致。试想,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暴走团依然如此行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的失控。个体在群体中容易滋生攻击性,尤其是在没有明确规则约束的情况下,暴走团成员往往以“人多势众”为由,忽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老年人中,也出现在年轻人的“暴骑团”中,值得社会深入剖析。

  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通行的,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至10日拘留。因此,对于此次事件,除了批评教育外,是否应依法依规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值得相关部门认真考虑。

  然而,仅仅依靠法律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暴走团的失范行为,往往源于对公共空间的过度占有和对规则的漠视。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老年人的规则意识。社区和公共场所管理者也应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合适场地,合理规划健身路线,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自身也应增强公德心,在追求健康快乐生活的同时,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少数人的失范行为将个人私利置于群体荣誉之上,损害整个老年群体形象,那么这种行为就值得反思。

  暴走团阻挡消防车、救护车的行为,绝非简单的“素养问题”,而是对公共安全和社会信任的严重挑战。只有在法律、教育、管理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公共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