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简阳一个面积不足百平方米的小店,到如今门店遍布全球,海底捞用了20多年完成了从小做到大。近两年,在餐饮产业链步入资源整合的当下,餐饮企业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底捞就是在布局餐饮产业链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如今的海底捞不仅仍在继续进行门店规模的扩张,还将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裂变,单独形成公司,并面向B端开放。海底捞联合创始人施永宏表示,海底捞之所以能逐渐从小做到大,并且逐渐开始裂变,主要得益于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他看来,餐饮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人才的培养,未来也将成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做大到裂变
如今门店遍布全球多地的海底捞,实际上在创业之初只是一家门店仅有47平方米,团队仅有4人的小店。海底捞用了23年的时间将这间小店逐渐从一家做到两家,逐渐从四川简阳开到西安、郑州、北京以及后来的韩国、日本、美国。在此过程中,海底捞的团队也从起初的4人逐渐壮大,并且在短暂尝试过加盟模式后转回以直营的方式进行扩张。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底捞无疑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火锅品牌之一,并且保持着海底捞的“招牌式”服务。据施永宏介绍,海底捞的服务风格其实是源于起初对自身产品的“不自信”。“因为我们当初并不懂餐饮,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好吃,所以我们就想到一个办法,就是顾客想要什么我们尽可能地满足,我们发现效果不错,所以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如今的海底捞除了继续在全球范围进行门店扩张外,还在不断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裂变,将自己的优势部门拆分出来形成新的公司,并寻求新的盈利点。
目前,海底捞由原有部门拆分出来的公司包括:蜀海供应链公司、颐海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海海科技有限公司、红火台餐饮云服务有限公司、微海咨询管理公司、海量通财务咨询公司、韵帆国际贸易公司以及玩韵东方装饰公司,这些公司分别拆分自海底捞的自建中央厨房、底料工厂、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物流部门以及工程部门。
施永宏表示,对公司进行裂变的原因首先是解决内耗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次就是打破员工的发展瓶颈,让员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力拆分成果显现
由于餐饮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人员流动大,已经成为餐饮行业最为敏感的痛点之一,而海底捞如何能够在保证服务品质的同时又能留住员工,一直是很多餐饮企业好奇的地方,因此微海咨询管理公司成立后便吸引了很多餐饮企业,据施永宏介绍,目前微海咨询也已经实现盈利。
施永宏表示,在很多企业看来,人力资源部是很重要的部门,人力资源部负责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门店干部提拔、制作工资表以及招聘计划等。然而在进行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工作其实在门店就可以独立完成,因此经常出现一些冗余、重复的情况,影响了公司整体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