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公募基金经理为何频繁离职?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4 18:09:59
  受益A股牛市,公募业上半年实现快速扩张。公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11万亿元。而据统计,截至8月6日的一年内,共有327位公募基金经理离开了原来的岗位,这一数字超越了过去任何一年的数量。

  尽管6月15日以来A股市场出现巨震,股指出现大幅回落,引发了市场极大的恐慌。但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仍在不断出现。

  据证监会网站信息,截至8月7日的8月初,公募基金行业发布了41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诺安基金吴博文、平安大华基金黄建军等多人因为个人原因离职。

  一基金行业人士表示,可以预见的是,到今年年底,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将超过300人。

  而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后,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私募创业,特别是一些稍有知名度的。不过,急转直下的行情,使得许多已经“跳海”的公募基金经理不得不休整一段时间,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其实公募基金经理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团队支撑,支撑着投研、产品设计、产品营销、风险管控等工作,一旦‘私奔’了,这样的行情之下压力也蛮大的。”一基金行业人士透露,一些原本从公募跳海,打算注册私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现在开始在公募或者保险投行之类的地方找工作。

  基金经理频繁变更正在成为公募行业的“新常态”,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基金业绩是否会受到伤害?业内人士表示,新任操盘手上任后调整投资策略需要时间,短期内在业绩上反映得不明显,所以基金变更在当月对基金业绩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看,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基金经理变更后基金的业绩表现,特别是涉及资深基金经理离职的基金,然后做出去留的选择。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认为,基金经理变更和基金经理离职要做区分。而且离职也要区分,有的去做专户,有的去做研究,还在基金公司投资研究体系之中,这不应该算做离开公募基金行业。

  “一般来说,就整体而言,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本身操作影响不大,当然不排除个别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业绩有所影响。”胡立峰说,比如优异的基金经理离职,会有所影响。而业绩暂时较差的基金经理离职,反而有利于基金业绩的提升。整体而言,基金经理离职潮不影响普通基民的利益。但个别基金上可能影响比较大。在胡立峰看来,基金经理变更对业绩的影响是中性的。

  而公募基金经理为何频繁离职呢?公募基金因为其体制和激励制度遭垢病许久。随着公募基金牌照的不断放开,制度红利优势的逐渐消失,以及公募基金机制的日渐僵化,公募基金高管职位的吸引力和性价比也将大打折扣。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奔私募无非两种模式,一是自己创建公司再招揽人才,另一个就是加入已成型的私募公司,无论哪种模式,必须要对基金经理有所激励。私募相对公募最大好处就是机制灵活,对基金经理的刺激作用也能最大发挥”。

  面对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基金公司也拿出了一些对应的措施。比如基金公司近年来纷纷推行员工持股,一些基金公司在公募已经有股权激励,实行事业部制,“年产承包,多劳多得。”一些公司虽然没有在公募基金公司的平台上推行股权改革,但是在基金子公司实行了持股激励制度。另外,在产品的设计上也有突破,先是专户有了可以提取超额业绩回报的基金,在公募产品上也有了可以对超额收益进行提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留住人才的作用。

  关于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尤其是大佬的频繁离职,好买基金分析人士认为,是公募基金成长的烦恼,标志着公募基金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公募基金进入一个“没有大佬的时代”。

  好买基金分析师曾令华表示,基金经理就是基金的“灵魂”。公募基金这几年人才流失是不争的事实,选拔固然重要,把优秀的人留下来则更重要。不过可喜的是一些有效的手段逐渐开始发挥效应,比如中欧、天弘等基金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希望在股权激励等更多机制的刺激之下,公募基金能够再次吸引人才聚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股市“黯淡”理财资金转向何处?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