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高层为何决定出台专项债计划?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1 15:09:56
  【文章导读】作为刺激经济的新武器,万亿专项金融债即将成为支持基础建设的新动力。那么高层为何决定在此时出台专项债计划呢?且看下面分析……

  最新动态

  据某媒体报道,从国家发改委及多个地方发改委相关人士处证实,为扩大有效投资,积极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发改委拟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向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长期专项债券,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利率的90%给予贴息。

  根据获得的消息,近期第一批专项建设债券即将推出,各地已进入相关申报程序。

  另外,彭博新闻社也援引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计划通过政策性银行发行专项债券,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提振经济,总金额至少达1万亿元人民币。消息人士透露,上述专项债品种为长期限债券,由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向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

  机构观点

  华泰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如果1万亿专项债全部转换为基础设施投资,那么可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4个百分点,会拉动GDP增长0.93个百分点,会有利阻止因为股市调整给GDP增速带来的下行压力。但1万亿专项资金很难在3-4季度全部投放出去,因此,3-4季度破7的概率依旧很大。

  华泰预计,鉴于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不足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持续的矛盾,继续以其他形式发行债券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也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原因分析

  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晶在研究报告中提到三点原因:第一,3-4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很大,1-2季度金融业对GDP的拉动分别为1.3和1.4个百分点,而2014年只有0.7-0.8个百分点,1-2季度GDP能增长7.0%很大程度上依赖股市的火爆,自6月中旬以来,股市进入调整震荡期,股市成交量大幅下降,这会导致3-4季度GDP会跌破7.0%,经济的下滑需要基建的发力来支撑;第二,2014年年底出台了《43号文》,融资平台被剥离融资功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少了一大块,而PPP签约率低的局面短时间不能改变,基建投资持续保持单月20%以上的增速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这需要中央通过其他渠道补充资金来源;第三,定向发行专业建设债仅仅改变的是存量债务结构,不涉及到新增货币供给量,在猪肉价格不断走高,同时带动CPI攀升的背景下,反映了央行稳健谨慎的立场。

  综合影响

  于债券市场而言,专项金融债虽然规模较大,但因其通过定向方式发行,对市场的供应冲击相对较弱。

  债市后期主要还得看供给端和经济基本面及政策面的综合影响。下半年的利率债供给压力较大,第三个1万亿地方债置换或将推出,再加上常规发行的国债、地方债及此次专项金融债,均会对债市供给端造成压力。从宏观经济层面看,7月PMI数据显示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均下滑至低位,生产可能持续下行,市场对于经济继续下行预期不变,维稳的政策基调也不会改变,伴随而来的是财政及货币政策的继续宽松,从而对债券市场形成支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网络红包该不该征税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