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部门通报了一起在啤酒中非法添加类似“伟哥”成分的案件,涉案企业慕尼勃朗酒业(重庆)有限公司因违法添加非食品原料,被依法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15万元。此外,该企业涉嫌犯罪的行为线索已被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该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了67箱问题啤酒,其中添加的物质具有类似“伟哥”的功能,过量服用可能引发心血管异常、视觉障碍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市场监管部门表示,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也触犯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早在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就曾通报过51家企业在69种保健酒中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的行为。其中,一瓶125毫升的保健酒竟含有120多毫克西地那非,相当于两粒“伟哥”的药量,远超安全剂量。尽管部分企业如海南椰岛曾发布公告称其产品检测合格,但业内人士指出,保健酒行业长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追求短期效益而铤而走险。
专家指出,保健酒作为一种特殊食品,其生产过程涉及多种药材的配伍,但目前行业仍存在监管漏洞。由于准入门槛低、技术规范不明确,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功效,擅自添加西药成分,甚至存在“伟哥酒”等非法产品在市场上流通。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
为遏制此类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一方面,加强执法检查,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从源头上规范保健酒的生产与销售。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的合力,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无小事,任何违法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此次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提醒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坚守法律底线,诚信经营,切勿以身试法。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提高警惕,避免因贪图便宜或轻信虚假宣传而购买到非法添加的食品。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