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从“合规”到安全还差多远,偷工减料、材质低劣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

2025年07月26日 03:24:53  来源:中网资讯财经
 

  近年来,随着女性健康意识的提升,卫生巾作为日常必需品,其安全性与质量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尽管相关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卫生巾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从“合规”走向“安全”的道路依然漫长。

  卫生巾行业的“合规”问题屡见不鲜。例如,有消费者反映,某知名品牌ABC日用轻透薄棉柔表层卫生巾的长度与包装上标注的240毫米存在差距,实际长度仅为234毫米,而真正起作用的吸收层更是缩短至174毫米。这种“踩线”行为虽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显然未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合理期待。此外,一些品牌还被指存在偷工减料、材质低劣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

  卫生巾的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据媒体报道,某品牌卫生巾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尽管品牌方声称产品合法合规,但仍有消费者质疑其安全性。与此同时,有孕妇称使用某品牌卫生巾后出现停胎情况,超30人自述患甲癌,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卫生巾安全性的担忧。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对整个行业的声誉造成了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卫生巾行业在标准制定方面也存在滞后性。目前,我国主要依据《GB 15979—2020》和《GB/T 8939—2018》两个标准进行监管,但这些标准在产品品质衡量上并不统一,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专家指出,卫生巾的pH值并非越低越好,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不适感。因此,亟需制定更加严格、科学的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护理的重视,中高端卫生巾市场正在迅速扩张。特别是在农村、乡镇等三、四线城市,女性人均收入和个人健康护理意识的提升,推动了对贴身性更强、舒适性更高、功能更丰富的中高端卫生巾的需求。这一趋势表明,消费者对卫生巾的期望已从“够用”转向“安全”和“舒适”,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企业责任方面,卫生巾企业应承担起保障产品质量的责任。企业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还应建立完善的内部风控体系,确保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包装、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及时回应消费者的疑虑,增强品牌透明度和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新兴企业正在尝试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卫生巾的安全性。例如,小米智能卫生巾通过内置振动马达和导线,实现了对卫生巾使用情况的智能监测,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生理期健康。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也为卫生巾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卫生巾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对卫生巾行业的监管,推动相关标准的更新和完善,确保企业能够依法依规生产。企业则应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而消费者则应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避免因使用劣质卫生巾而损害身体健康。

  卫生巾从“合规”到“安全”的转变,不仅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标准上做出努力,还需要政府、消费者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卫生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女性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健康保障。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