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接受央视新闻专访时,针对近期围绕公司“饥饿营销”行为的争议作出回应。面对外界对其是否通过限量发售、制造稀缺性来推高产品价格的质疑,王宁表示,泡泡玛特目前正全力优化供应链,确保产品供应充足,同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王宁在采访中透露,泡泡玛特旗下热门IP Labubu的市场需求极高,每月销量高达1000万只。由于市场需求远超供应链增长速度,公司一直在努力提升产能。他形象地形容道:“缝纫机都要踩冒烟了。”尽管如此,王宁强调,公司并未盲目追求产能扩张,而是坚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事实上,泡泡玛特近年来的业务转型已从传统的盲盒零售企业向以IP为核心的企业转变。早期,泡泡玛特通过盲盒与潮流玩具的结合,成功将“盲盒”这一概念推广为潮流文化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公司意识到单纯依赖盲盒模式难以支撑长期发展,因此开始注重IP的打造与运营,如Labubu、Molly等IP已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
数据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的THE MONSTERS IP系列营收同比增长726.6%,达到30.4亿元,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Labubu作为该系列的代表产品,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潮,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单,其市场价格甚至翻了几倍。此外,泡泡玛特的海外业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末,公司在港澳台及海外新增零售门店和机器人商店共计130家和192家,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6.9%提升至2024年的38.9%。
然而,尽管泡泡玛特在IP运营和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产品在二级市场的炒作现象依然存在。例如,一款全球唯一的薄荷色Labubu在拍卖会上以108万元成交,而部分发售价仅为499元的联名款则在网络平台上炒至15999元,溢价幅度超过30倍。对此,王宁表示,泡泡玛特始终致力于通过自有IP、独家IP、非独家IP等多种方式,营造稀缺性,吸引全球玩家参与,但同时也强调,公司不会直接进入二级市场,也不会参与囤货和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并非首次被卷入“饥饿营销”的争议中。早在2023年,公司就曾因“DIMOO糖联名款盲盒套餐”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并登上央视“3·15晚会”。此外,在黑猫投诉网站上,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数量高达13492条,主要问题包括退换货困难、长时间不发货、诱导消费者等。面对这些质疑,王宁表示,公司正在积极调整策略,努力为老IP注入新活力,延长生命周期,并在多渠道吸引消费者。
泡泡玛特还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重点布局北美、欧洲核心城市交通枢纽,并计划新开100家门店。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新的产品线,如推出饰品、积木产品,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杂志产品,逐步推进全产业综合平台的布局。
尽管泡泡玛特在IP运营和海外市场拓展方面表现出色,但其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如何在保持产品稀缺性的同时,避免过度营销引发消费者不满,是公司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此外,如何在二级市场乱象频发的背景下,维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也将是泡泡玛特持续发展的关键。
泡泡玛特王宁在回应“饥饿营销”争议时表示,公司正全力优化供应链,确保产品供应充足,并坚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未来,泡泡玛特将继续以IP为核心,推动品牌全球化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