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内卷”政策持续发酵的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近期遭遇了多重压力,资金面波动、政策预期变化以及行业供需结构的调整,共同导致债市出现震荡加剧的态势。尽管央行在政策层面强调流动性稳定,但市场对“反内卷”带来的结构性改革预期仍持谨慎态度,债市短期内难以摆脱震荡格局。
从政策层面来看,7月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一表述被视为本轮“反内卷”行情的重要政策信号。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钢铁、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期改善行业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这些政策的密集释放,使得市场对“反内卷”行情的预期不断升温,周期性板块如钢铁、建筑材料等表现亮眼,A股市场也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然而,对于债券市场而言,这种“反内卷”政策的推进并非全然利好。一方面,政策要求企业缩短账期、减少商业信用,这在短期内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一定压力,尤其是对中上游企业而言,其资金回笼速度加快,但投资意愿可能受到抑制。另一方面,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深入实施,部分行业供给端收缩预期增强,商品价格有所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通胀预期,从而对债券收益率形成上行压力。
从资金面来看,尽管央行在6月金融数据发布会上强调“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并表示将“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但市场对资金宽松的预期并未完全兑现。6月社融增速回升至8.9%,主要得益于政府债券融资和企业短贷的增加,但这一数据并未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此外,税期扰动下资金利率有所抬升,DR001一度升至1.53%,反映出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尽管央行通过OMO操作维持了资金面的相对稳定,但整体来看,资金面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难以支撑债券市场的持续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债券市场还受到“质押券解冻”政策的影响。央行拟取消对债券回购的质押券冻结规定,此举旨在促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交易活跃度。然而,市场普遍认为,这一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实际影响有限,尤其是在当前市场对购债预期尚未充分定价的情况下,质押券解冻带来的供给增加可能不会对短端利率造成显著冲击。此外,市场对央行重启购债的预期也较为谨慎,预计其影响将弱于去年。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6月国内需求呈现边际走弱的态势。工业增加值增速虽有所回升,但建筑业GDP增速降至-0.6%,显示地产与基建投资仍面临较大压力。消费方面,社零增速降至4.8%,主要受到消费补贴退坡和618促销错位的影响。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罕见地出现负增长,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尽管金融数据表现偏强,但整体经济动能仍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债券市场的反弹空间。
“反内卷”政策的推进虽然在短期内对周期性行业和A股市场形成利好,但对债券市场而言,其影响更为复杂。一方面,政策推动的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从而对债券收益率形成支撑;另一方面,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基本面的疲软,使得市场对债券市场的预期仍持谨慎态度。因此,在当前阶段,债券市场的主要矛盾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长端利率窄幅震荡的格局仍将持续。
未来,随着“反内卷”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市场对相关行业的盈利改善预期有望逐步兑现,这将对债券市场产生一定支撑作用。但若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或经济基本面未能出现明显改善,债券市场仍可能面临较大波动。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经济数据的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