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遇冷 集体“降度”:低度酒成新增长点,传统品牌面临转型挑战

2025年08月05日 12:35:24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年来,白酒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白酒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低度酒市场,试图在“存量竞争”中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这一看似积极的转型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

  2025年上半年,白酒企业的业绩普遍承压。酒鬼酒、金种子酒、顺鑫农业、上海贵酒、皇台酒业等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甚至亏损。例如,酒鬼酒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43%,净利润下滑90%以上;金种子酒由盈转亏,亏损幅度高达6000万至9000万元。与此同时,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1.8%,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乏力。这些数据表明,白酒行业正面临严峻的市场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酒企业开始加速布局低度酒市场。低度酒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平,且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头部企业纷纷推出低度产品,如五粮液计划推出29度“一见倾心”新品,泸州老窖已研发出28度国窖1573,洋河股份则计划推出10度左右的低度潮饮。这些动作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低度酒市场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积极回应。

  然而,低度化并非简单的“加水”或“兑水”。白酒降度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艺,涉及调整酒精含量、口感、香气和稳定性等多个方面。例如,五粮液采用梯度降度工艺,在低温环境中分段加水,以最大限度保留香气层次;泸州老窖则使用冷冻过滤技术锁住38度国窖的醇厚感,并辅以老酒勾调弥补风味损失。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低度酒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也能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和口感的需求。

  尽管低度酒市场前景广阔,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低度酒的货架期稳定性问题突出,酯水解反应可能导致酒体浑浊、风味下降。其次,标准化程度不足,不同品牌的产品在质量、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部分产品过度依赖果味或气泡感,可能削弱其作为传统白酒的文化属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低度酒的推广并非易事。

  与此同时,低度酒市场的区域发展也存在差异。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低度酒的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年轻消费群体的聚集。而在苏南地区,低度酒已占酒类消费总额的65%以上,成为主流消费趋势。相比之下,部分传统白酒消费区域仍以高度酒为主,低度酒的渗透率较低。这种区域差异,也给企业的市场拓展带来了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低度酒的推广不仅是产品层面的创新,更是品牌文化、传播模式和渠道生态的全面变革。五粮液通过打造“五粮·炙造”新潮体验店、上海“捷美颂”酒饮融合饮吧等新型消费场景,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山西汾酒则通过“日咖夜酒”模式,将白酒从“饭桌文化”延伸到“生活文化”,精准捕捉了年轻人的“早C晚A”生活方式。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也为低度酒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低度酒市场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一方面,企业需要在产品技术、口感优化、场景创新等方面持续投入,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还需在品牌文化重塑、渠道拓展、消费者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低度酒的长期发展。例如,泸州老窖在38度国窖1573的成功经验表明,低度化并非简单的“降度”,而是需要在产品、品牌、营销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布局。

  白酒行业的“降度”潮,既是应对市场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然而,低度酒市场的成功,离不开企业在技术、文化、渠道等方面的持续努力。只有在坚守传统白酒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表达形式与消费场景,才能真正实现白酒的年轻化与国际化。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