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这是继7月4日和7月7日两次创新高后,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力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广泛使用成为拉动电力负荷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农村地区收入的增加、新就业和新家庭的形成,也进一步推动了用电需求的增长。
面对这一轮电力负荷的持续攀升,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周密安排,通过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加强电力安全风险管控等措施,有效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各地电网也在积极应对,如江苏、山东、河南等地通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精准负荷预测、加强电力平衡分析等方式,确保了电力供应的平稳有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电力负荷的突破并非孤立事件。自入夏以来,全国多地电网负荷屡创新高,已有17个省级电网负荷创下历史新高。例如,7月2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51亿千瓦,为历史新高。而7月10日,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38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表明,全国电力负荷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常态,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保供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能源局提出多项措施,包括加强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科学精准调度、坚持民生优先等,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清洁能源的利用,如山东等地通过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实现负荷腾挪转移,缓解供电压力。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的持续创新高,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凸显了电力保供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未来,随着极端天气频发、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韧性与智能化水平将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BAT三巨头:互联网相关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大势 近日,马云、马化腾已相继发表公开信,分别指向新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而李彦宏也发表观点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BAT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弃网向实。 相关信息显示,BAT弃网向实,最看重的依然是技术的第一推动作用。10月23日,马...【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