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曾经风靡一时的“雪糕刺客”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曾经,那些包装朴素、价格却高达数十元的雪糕,凭借“先甜后刺”的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关注,甚至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然而,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以及网红品牌的接连倒下,高价雪糕的市场正在迅速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平价、美味、稳定的传统雪糕品牌。
“雪糕刺客”之所以能够火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利用了消费者对“联名”“限定款”“网红”等概念的追捧。这些雪糕往往被包装成“奢侈品”或“艺术品”,价格却远超普通商品,让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刺”。例如,钟薛高作为“雪糕刺客”的代表品牌之一,凭借其“高档雪糕”的定位,一度成为网红打卡地。然而,进入2023年后,钟薛高的销量却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了欠薪裁员的风波,最终被申请破产清算。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积极行动。2023年7月1日起,《规范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正式实施,要求商家必须明码标价,不得以模糊价格误导消费者。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针对“雪糕刺客”的专项检查,查处了多家不明码标价的超市和便利店,对高价雪糕市场进行了有力整顿。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雪糕刺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消费者的态度也在悄然转变。随着“雪糕刺客”带来的负面体验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选择价格合理、品质稳定的传统雪糕品牌。记者在合肥、福州等地的走访中发现,如今最受欢迎的雪糕价格大多在10元以内,而9毛钱的老冰棍更是成为家长带孩子购买的首选。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也说明了市场对“平价”和“情怀”的回归。
从长远来看,“雪糕刺客”时代的结束并非坏事。它促使整个行业更加注重产品力、供应链能力和渠道建设,推动了高端冰淇淋品牌的转型与升级。对于那些真正具备实力的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重新洗牌、洗尽铅华的机会。而对于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来说,这场“雪糕刺客”的风暴,无疑是一次残酷的淘汰。
如今,夏日的街头巷尾,雪糕摊贩依旧忙碌,但那些曾经令人“心碎”的高价雪糕,已经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熟悉的味道、亲切的价格和朴实的包装。或许,这才是属于这个夏天最真实、最温暖的模样。
BAT三巨头:互联网相关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大势 近日,马云、马化腾已相继发表公开信,分别指向新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而李彦宏也发表观点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BAT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弃网向实。 相关信息显示,BAT弃网向实,最看重的依然是技术的第一推动作用。10月23日,马...【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