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包邮手机壳铅含量超标30倍,竟是指尖上的“毒源”?长期使用或致慢性中毒!

2025年07月14日 08:13:37  来源:综合
 

  在如今的电商平台上,只要搜索“9.9元包邮手机壳”,就能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从简约风到闪粉款,从透明到彩色,价格却几乎都是“0元”。然而,这些看似便宜又美观的手机壳,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对20款低价手机壳的专项监测结果显示,部分产品中铅含量竟超标30倍,长期接触可能引发慢性中毒,甚至对骨骼、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后反馈,新拆封的手机壳会散发出浓烈的塑料味,尤其是在手机发热时,气味更加刺鼻。这种刺鼻的气味,正是有毒有害物质释放的信号。专家指出,铅是一种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94%会沉积在骨骼中,半衰期长达20-30年,对健康构成长期威胁。此外,一些廉价手机壳中还可能含有甲醛、苯系物和塑化剂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皮肤瘙痒,甚至潜伏性致癌。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低价手机壳的材质往往来自回收塑料或劣质胶水,不仅环保性差,还可能含有医疗垃圾或电子垃圾中的有害成分。例如,有检测发现,某些闪粉水钻款手机壳的铅镉含量超标高达1550倍,远超国家标准。这不仅对成年人构成威胁,对儿童和孕妇更是潜在的健康杀手。

  面对这一问题,消费者应如何选择?专家建议,选购手机壳时应优先考虑液态硅胶或TPU材质,这两种材质柔韧、无味且环保,安全性更高。同时,应认准3C认证和国标《GB 4806.7-2016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的产品,避免购买外观花哨、价格过低的“三无”产品。此外,新购买的手机壳建议先用清水冲洗并通风放置一周,以加速挥发有毒物质,减少接触风险。

  对于已经购买的手机壳,建议定期检查是否有异味、掉色或毛刺等异常现象,如有则应立即更换。专家还提醒,手机壳作为日均接触超过3小时的贴身物品,其安全性不容忽视。虽然价格在20-50元之间的手机壳合格率约为85%,但为了健康,几十元的投资是值得的。

  9.9元的“便宜”背后,可能是健康的“代价”。消费者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更应关注产品的安全性。毕竟,指尖上的“毒源”,一旦被忽视,后果将难以挽回。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