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以来,华北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高达650毫米至1003毫米,打破了历史极值。此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引发了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等一系列次生灾害。面对严峻的汛情形势,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水利、气象、交通等部门协同作战,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截至8月2日6时,京津冀晋豫等地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强降雨相关警情2645起,出动消防救援指战员1.44万人次、消防车2975辆次、舟艇922艘次,成功营救疏散遇险群众8380人。其中,8月1日6时至8月2日6时,京津冀晋豫相关地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消防救援指战员7323人次、消防车1431辆次、舟艇822艘次,营救疏散群众5654人。
在河北省涿州市,消防救援人员于8月1日15时30分抵达码头镇南芦村,利用冲锋舟将8名被困群众安全转移至高地。这一幕只是此次华北强降雨期间众多救援行动中的一个缩影。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消防员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国家防总办公室强调,此次强降水过程范围广、局地短时强度大,需重点关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各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力量对危险区域进行排查和加固,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在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工人也在大运河北岸参与抢险加固工作,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为防止洪水漫堤、保障交通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北京市也严格落实“在岗、在职、在责、在责”要求,党政机关干部、公安、消防、排水集团等单位严阵以待,对地铁口、低洼院落、道路积水点、危旧房屋、隐患树木、下凹式立交桥、地下通道等重点部位进行提前布控,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此次强降雨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困扰,也对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国家防总通报,截至6月19日,山西省作物受旱面积159万亩、河北省220万亩、山东省129万亩、河南省170万亩。尽管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但部分地区仍面临旱情与涝情并存的复杂局面。
为应对此次强降雨,中国气象局也加强了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和专题会议,对防汛抗旱气象服务进行再部署,确保气象信息及时准确传达至各级防汛部门和公众。同时,气象部门调整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一级应急响应为二级应急响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面对此次华北强降雨带来的挑战,各级政府和救援力量正在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公众也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汛防灾准备,如遇险情,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19报警求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