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网10小时 网瘾老人愁坏儿女,看似“与时俱进”的行为却是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025年07月25日 01:56:59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沉迷于网络世界。然而,这种看似“与时俱进”的行为,却给他们的子女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据媒体报道,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中,有超过10万老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形成了令人担忧的“网瘾老人”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引发了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甘肃兰州的褚奶奶,一位90岁的老人,自诩为“网瘾患者”。她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网购、点外卖、刷视频,甚至宁可少吃饭也要先打开手机。褚奶奶说:“网络给我带来的乐趣太大了,我宁可少吃饭,我也要先起来把手机打开。” 这种对手机的依赖,已经超出了娱乐的范畴,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行为习惯。

  在陕西西安,一位65岁的张先生表示,他每天晚上都会花两三个小时在手机上,有时甚至玩到深夜。他的儿子对此感到十分无奈,因为父亲常常沉迷于游戏,吃饭时也不愿意被打扰。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家庭中并不罕见。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父亲沉迷网络的经历:“爸,吃饭,吃饭。”“你别再干扰我,马上要赢了。” 这种对话不仅反映了老年人对网络的依赖,也揭示了子女在面对“网瘾老人”时的无力感。

  除了娱乐,一些老年人还沉迷于购物和社交。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晒出自己母亲的照片,称其为“网瘾老人”,每天刷短视频、看新闻、买商品,甚至因为沉迷网购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也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从社会角度来看,老年人沉迷网络的现象背后,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疏离和孤独感。随着子女逐渐步入中年,老年人往往缺乏足够的陪伴和社交机会,而互联网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然而,过度依赖网络,反而可能导致他们与现实世界的进一步脱节。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建议,家庭成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和陪伴,鼓励他们参与线下活动,如健身、旅游、学习等,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提供更多的社交平台和心理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位父亲在面对自己沉迷网络的父亲时,采取了积极的干预措施。他为父亲安装了大屏幕电视,用手机投屏观看内容,并购买了跑步机,鼓励父亲进行体育锻炼。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父亲的健康状况,也为家庭关系的和谐提供了保障。

  “网瘾老人”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老年人面临的独特挑战。如何在尊重老年人自主选择的同时,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