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在俄遭乌无人机袭击受伤,俄称此袭击属于“恐怖主义行为”

2025年06月27日 10:56:20  来源:综合
 

  2025年6月27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生一起针对中国凤凰卫视记者卢宇光的无人机袭击事件,导致其头部受伤。据俄新社报道,卢宇光在库尔斯克州进行关于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的报道时,遭遇袭击并被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及顶叶脑挫伤,目前正接受医疗救治。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当天的声明中明确指出,乌克兰武装部队对库尔斯克州中国媒体记者团队的袭击属于“恐怖主义行为”,并表示将查明袭击者并采取严惩措施。

  据报道,卢宇光一行于6月26日下午在库尔斯克地区拍摄采访当地居民的节目时,遭遇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他向塔斯社透露,袭击发生时,摄制组正在拍摄当地居民的采访内容,而无人机突然发动攻击,导致其受伤。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亚历山大·欣施泰因也确认,卢宇光因头部受伤被紧急送往医院。这一事件不仅对中国记者的安全构成威胁,也再次凸显了俄乌冲突中媒体人员面临的巨大风险。

  俄罗斯外交部在当天的声明中强烈谴责乌克兰的袭击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乌克兰的“恐怖主义行径”作出回应。扎哈罗娃表示,乌克兰的袭击行为旨在“消灭任何客观报道特别军事行动情况的媒体代表”,这不仅违反了国际法,也严重损害了新闻自由和媒体独立性。她同时祝愿受伤的中国记者早日康复,并强调俄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本国公民和媒体人员的安全。

  此次袭击事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后回应称,俄方对乌克兰的袭击行为表示严重关切,并敦促乌方停止一切针对中国记者和媒体人员的暴力行为。中国驻俄使馆也表示,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并与俄方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此外,多家国际媒体和新闻机构也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呼吁和平解决冲突,避免更多无辜人员伤亡。

  此次袭击事件再次凸显了俄乌冲突中媒体人员面临的极端危险。在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战地记者不仅要面对炮火威胁,还可能遭遇无人机袭击等新型攻击手段。卢宇光的遭遇并非个例,此前已有多个战地记者和媒体人员在冲突中受伤甚至牺牲。例如,2024年10月,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曾发生一起无人机袭击事件,造成8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未成年人。而在2025年1月,一名俄罗斯记者因乌克兰无人机袭击身亡,引发广泛关注。这些事件表明,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威胁范围也不断扩大。

  从技术角度来看,乌克兰近年来大力发展无人机技术,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中。据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的报告,乌克兰自2022年以来,已多次使用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的军事设施、能源设施和民用设施进行打击。例如,2024年3月,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多个炼厂,造成重大损失。2024年11月,乌克兰无人机首次成功袭击了俄罗斯里海舰队,造成两艘导弹驱逐舰受损。这些袭击不仅对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构成威胁,也对能源供应和经济稳定造成冲击。

  然而,无人机的使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无人机的隐蔽性和机动性使其成为现代战争中难以防御的武器;另一方面,其使用也加剧了冲突的复杂性。例如,2024年12月,乌克兰敖德萨州港口设施遭俄军无人机袭击,造成4人受伤。2025年2月,俄罗斯车队遭无人机袭击,造成多名伤兵。这些事件表明,无人机已成为俄乌冲突中不可或缺的武器系统,其使用频率和规模不断扩大。

  尽管如此,无人机的使用也引发了关于战争伦理和人道主义的广泛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等机构多次呼吁,应加强对无人机使用的监管,防止其被用于针对平民和媒体人员的袭击。扎哈罗娃在声明中也强调,乌克兰的袭击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制止此类行为。此外,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也表示,将加强对乌克兰的制裁,以遏制其进一步扩大冲突的行为。

  此次中国记者在库尔斯克州遭遇无人机袭击的事件,不仅是一次针对个人的暴力行为,更是俄乌冲突中媒体独立性和新闻自由受到严重威胁的缩影。卢宇光的遭遇提醒我们,战争不仅夺去生命,也摧毁了真相的传递。在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应更加关注媒体人员的安全,推动和平谈判,避免更多无辜人员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