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以伊停火后首次公开讲话中,明确表示伊朗对以色列的打击“让以色列几近崩溃”,并称“伊朗狠狠地给了美国一记耳光”。这一表态不仅回应了近期中东局势的复杂变化,也延续了伊朗对美国长期战略的强硬立场。哈梅内伊强调,美国介入冲突的动机是“阻止以色列覆灭”,但最终“未取得任何成果”,反而被伊朗的军事行动彻底击溃。
回顾2020年1月,伊朗对美军在伊拉克的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动导弹袭击,造成11名美军士兵受伤。当时,哈梅内伊在讲话中称此次袭击“打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并誓言“美军必须撤出中东”。尽管美国最初否认人员伤亡,但随后承认伤情,而伊朗则以“复仇”为名,将导弹袭击定性为“对美国的警告”。
2024年1月,伊朗再次对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发动袭击,发射数十枚导弹,目标直指美军基地。此次行动被哈梅内伊称为“另一记耳光”,并宣称“伊朗的胜利是不可逆转的”。尽管美国方面未公布具体伤亡数据,但伊拉克政府和部分国际媒体指出,袭击可能造成美军人员伤亡。这一系列军事行动表明,伊朗在苏莱曼尼遇袭一周年之际,持续通过强硬手段向美国施压。
哈梅内伊在2025年6月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美国在中东的“存在必须终结”。他指出,美国试图通过干预中东事务来维护自身利益,但最终“什么也没得到”。相反,伊朗的军事行动不仅挫败了以色列的进攻,也向美国展示了“中东的独立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哈梅内伊还提到,以色列的“多层防御系统”被伊朗突破,这被解读为对以色列军事能力的直接挑战。
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反应不一。部分国家和媒体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而伊朗则坚持“以实力回应霸权”。例如,美国在2025年6月的声明中试图淡化冲突影响,但哈梅内伊在社交媒体上反驳称,美国“需要夸张掩盖真相”,并强调伊朗的胜利“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伊朗国内民众对政府的军事行动普遍支持,认为这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正当举措。
从历史背景来看,哈梅内伊多次将伊朗的军事行动与苏莱曼尼遇袭事件挂钩。2020年1月,他明确表示,苏莱曼尼的牺牲“挫败了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阴谋”,并誓言“美军必须撤离”。这一立场在2025年的讲话中再次被提及,成为伊朗对美国强硬政策的核心依据。此外,哈梅内伊还强调,伊朗的军事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对美国长期霸权的系统性反击”。
未来,伊朗与美国的对抗可能持续升级。哈梅内伊在2025年6月的讲话中警告,任何试图“侵犯伊朗”的国家都将付出“沉重代价”。他同时呼吁伊朗民众保持团结,认为“这种团结将在关键时刻决定国家命运”。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在2024年1月的行动中,不仅针对以色列,还对美军在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动袭击,显示出其对美国在中东利益的全面打击意图。这一系列行动可能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引发更广泛的冲突。
哈梅内伊的“一记耳光”言论,不仅是对美国军事行动的回应,更是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定义。通过持续的军事威慑和强硬外交政策,伊朗试图重塑中东秩序,同时向国际社会传递“反霸权”的信号。然而,这种策略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国际社会的分化、地区盟友的分歧以及内部政治风险。未来,伊朗的行动将如何影响中东乃至全球格局,仍需持续观察。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