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假如你被北大录取,传递百年传承与时代期许

2025年06月26日 16:01:10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日,北京大学通过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方式,向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新生传递祝福。这份承载着百年学府精神的“通知书”,不仅是一份入学凭证,更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件。通知书上烫金的“录取通知书”字样由中文系袁行霈教授亲笔题写,左下角的博雅塔与未名湖剪影,象征着北大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追求。随通知书一同寄出的,还有七封来自不同年代的“北大新生”亲笔信,他们以青春的笔触书写对未来的期许,如1920年代的学子在信中写道:“愿你以知识为舟,渡过时代的惊涛骇浪”。

  录取通知书的设计本身便充满仪式感。2019年寄送的样本中,硬质纸张可竖立成工艺品,搭配“学堂门启,北大常新”的烫金条幅,将燕园的四季与新生的期待融为一体。而2024年最新版本的录取通知书,则在细节中融入了更多时代元素,例如附带的《初入燕园》入学指南,不仅涵盖报到流程,还收录了北大百年历史、学术资源与生活服务,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地图”。

  不同地域的录取故事也令人动容。在浙江,一位邮政快递员为儿子送上北大录取通知书时,哽咽着说:“希望他能用知识改变命运,为国家做贡献”;在云南,建筑工人崔庆涛拆开通知书时,全家四口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父亲虽不识字,却由妻子念出“新闻与传播学院”字样,那一刻成为全家最珍贵的回忆。而河南邓州市的陈子毅、杜旭,以及广东佛山的李子健,也在2024年陆续收到通知书,他们的故事被中国邮政记录并传播,成为“寒门学子逆袭”的时代注脚。

  新生的期待与祝福同样充满力量。2020年开箱视频中,一位新生激动地表示:“通知书不仅是起点,更是我人生新阶段的起点”。而2024年随州学霸彭也博的案例中,领导亲自送祝福的场景被拍摄成纪录片,网友感叹“颜值与才华并存”的背后,是无数寒门学子用汗水浇灌梦想的坚持。这些故事共同诠释了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正如入学手册中所言:“大学是迈向社会的阶梯,需在独立思考中坚守理想”。

  通知书的寄送流程也体现了北大的严谨与温度。2019年,3800多封通知书陆续寄出,新生需在一周内登录迎新网完成信息核对,否则将影响入学手续。而2024年,中国邮政在投递时特别注重细节,如为邓州市学生陈子毅送上鲜花,杜旭则被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这些举动让“知识改变命运”的誓言更具现实意义。

  更令人感动的是,通知书的祝福跨越了地域与阶层。2024年高考英文祝福信中,一位表哥写道:“北京大学为我国培养了无数专家,愿你未来成为其中一员”。而2024年随州学霸的励志视频中,背景音乐歌词“坚持与努力”成为他人生信条,而北大“自由而高尚的灵魂”的校训,也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北大对新生的祝福,还体现在对未来的深远规划中。2024年录取通知书附带的《初入燕园》指南,不仅介绍报到流程,还涵盖学术交流、文体活动与就业升学,为新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而2024年随州学霸的案例中,领导送祝福的场景被拍摄成纪录片,网友感叹“颜值与才华并存”的背后,是无数寒门学子用汗水浇灌梦想的坚持。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北大的“理想图谱”,让新生在踏入燕园时,便能感受到“这里能给你的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最后,北大对新生的祝福,也传递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2024年录取通知书的寄送,不仅是一次个体命运的转折,更是中国教育公平与人才流动的缩影。正如2024年随州学霸的案例中,领导送祝福的场景被拍摄成纪录片,网友感叹“颜值与才华并存”的背后,是无数寒门学子用汗水浇灌梦想的坚持。而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每一位新生,在未名湖畔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