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冒死生双胞胎”失独母亲现状:失独重生后的荆棘与荣光

2025年05月11日 15:01:32  来源:综合
 

  75岁的盛海琳坐在客厅里,目光扫过墙上双胞胎女儿的照片,褶皱的指尖摩挲着相框边缘。15年前,她在60岁时冒着生命危险通过试管婴儿生下双胞胎智智和慧慧,成为“中国最高龄产妇”。如今,这位“祖母级妈妈”的故事,既是失独者绝境求生的孤勇,也是跨越代际的母爱坚守。

  绝境中的重生

  2009年,盛海琳的独生女与女婿因煤气中毒离世,将她推入深渊。她曾买下墓地准备随女儿而去,但看到丈夫借酒消愁,她决定“再当一次妈妈”。历经多次试管失败和妊娠并发症,2010年,她以60岁高龄诞下双胞胎,创造了医学奇迹,却也背负着“自私”“疯狂”的舆论争议。

  经济重压与家庭变故

  生育仅是挑战的开始。尽管夫妇退休金过万,但养育双胞胎的开支远超预期。盛海琳卖掉女儿留下的房产,拖着行李箱辗转全国做健康讲座,甚至一天工作12小时。2019年,丈夫突发中风瘫痪,家庭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照顾病榻上的丈夫、接送孩子上学、打工赚钱。她坦言:“生难,养更难。”

  “是孩子救了我”

  外界质疑她“消费苦难”,但盛海琳直言:“是孩子给了我活下去的理由。”双胞胎的成长让她学会在破碎中重生。女儿们早熟懂事,智智曾安慰她:“妈妈别急,我们会长大。”慧慧则担心“后妈是大灰狼”,稚语中透出对母亲依赖。盛海琳教导孩子自立,常强调“为自己而活”,却也不得不面对代际鸿沟——她与女儿们相差60岁,体力与观念差异日益凸显。

  医学奇迹背后的争议

  盛海琳的案例引发对超高龄生育的讨论。医学专家指出,60岁女性成功妊娠极为罕见,与其曾为医生的健康管理密不可分。但更多声音担忧:孩子尚未成年,父母已至暮年。盛海琳承认,自己“力不从心”,甚至为未来规划了信托基金,以防不测。

  失独群体的缩影

  她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百万失独家庭的挣扎。一些家庭选择再生育,如56岁的郭敏通过试管生下双胞胎,却同样陷入经济困顿;也有人如黄先生,将思念深埋心底。盛海琳成为失独者咨询对象,她告诫:“养育比生育难百倍。”

  十五年后的微光

  如今,双胞胎已上初中,盛海琳仍坚持工作。她在社交媒体分享日常,镜头前妆容精致,笑称要“活到104岁”。但深夜独处时,她也会翻看大女儿的照片,喃喃道:“妈妈没有忘记你。”

  尾声:爱的悖论

  盛海琳的故事无法用“对错”简单评判。她用生育对抗死亡,用忙碌掩盖伤痛,在争议中诠释母爱的极致。正如她所言:“有孩子就有了一切,但这条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或许,这份跨越生死的勇气,正是人性最复杂的注脚。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