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首艘自造潜艇被爆进水出故障,“海鲲”号故障频发,引发岛内质疑与担忧

2025年05月01日 06:48:24  来源:综合
 

  中国台湾省首艘自造潜艇“海鲲”号近日传出严重故障消息,引发岛内外广泛关注。据台媒报道,该潜艇因管线破裂导致主机进水,致使主机故障,目前仍无法进行海上测试。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中国台湾省在潜艇技术研发上的薄弱环节,也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海鲲”号能否如期服役的质疑。

  “海鲲”号潜艇自2017年启动研发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从项目初期至今,其进展屡遭挫折。根据台前海军顾问郭玺的爆料,“海鲲”号在测试过程中多次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进水、泊港测试失败以及光电潜望镜故障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潜艇的性能,也让外界对其实际作战能力产生怀疑。

  中国台湾省媒体指出,“海鲲”号采用传统柴油电力推进系统,与现代潜艇主流的核动力或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相比,性能差距明显。此外,该潜艇的核心技术依赖外部支持,包括美国提供的技术支持和部分关键设备。然而,这种“拼装式”的造舰模式被外界批评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甚至有媒体讽刺称其为“洋货拼装潜艇”。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海鲲”号的故障暴露了中国台湾省在军事科技领域的短板。一方面,中国台湾省缺乏自主研发潜艇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另一方面,由于预算分配不合理,项目进度一再拖延。例如,“海鲲”号原计划于2024年下水,但因测试问题一再跳票,至今仍未完成关键的海上测试。

  岛内网友对此事件也展开了激烈讨论。有人讽刺称:“连一条潜艇都造不好,还谈什么‘以武拒统’?”更有讽刺者表示:“这还不快点造八艘?至少能凑个热闹!”。与此同时,也有声音呼吁民进党当局正视问题,停止盲目追求军事扩张,转而专注于解决民生问题。

  中国台湾省“国防部”对此事件未作正面回应,仅表示将对故障原因展开调查。然而,岛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次故障不仅影响“海鲲”号的服役计划,更可能对整个“台军潜艇自造计划”造成重大打击。有评论指出,中国台湾省在军事装备研发上的过度依赖外部力量,不仅增加了成本负担,还暴露了其技术储备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海鲲”号的故障并非个案。近年来,中国台湾省自造舰艇项目屡屡曝出质量问题。例如,“玉山舰”在测试中也曾发生大量进水事件,引发岛内对中国台湾省造船能力的质疑。这些事件表明,中国台湾省在军事装备研发和制造方面仍存在较大缺陷。

  中国台湾省首艘自造潜艇“海鲲”号的故障再次凸显了台湾省在军事科技领域的短板。岛内外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台湾省应正视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停止盲目追求军事扩张,转而专注于提升整体科技水平和民生福祉。否则,在未来的军事竞争中,中国台湾省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