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抚州的闫先生在参加江西望江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时,因拒绝支付额外的自费项目费用,被导游强行留在山中。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再次暴露了旅游行业中部分旅行社强迫游客参加自费项目的问题。
据闫先生回忆,他于2024年4月25日与朋友从南昌出发,参加了一个为期5天4晚的旅行团。在签订合同时,他与旅行社约定的费用为700元/人,其中明确注明景区小交通费用为275元,属于自费项目。然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却告知游客需额外支付400多元的自费项目费用,比合同中约定的金额翻了一倍多。对此,闫先生表示无法接受,并明确表示不愿支付这笔费用。然而,导游却以“自动脱团”为由,将他留在了半山腰,并声称不支付费用就无法继续行程。
闫先生表示,自己当时感到非常无助,只能通过电话向家人求助。随后,家人联系了旅行社负责人,但对方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直到第二天,闫先生才得以离开山中,返回团队所在地。整个过程中,闫先生不仅承受了身体上的疲惫,还经历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事件曝光后,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许多网友对旅行社的行为表示谴责,并呼吁加强监管,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记者联系了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已介入调查此事,并要求涉事旅行社立即整改。目前,旅行社已退还闫先生1400元团费,并给予600元补偿。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行社不得强迫游客参加自费项目或购物活动。如果游客因拒绝参加自费项目而遭受损失,旅行社应承担相应责任。此外,游客在签订旅游合同时应保留好合同、行程单、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依法维权。
近年来,类似“被扔山里”的事件屡见不鲜。例如,在沈阳和西藏等地也曾发生过游客因拒绝自费项目而被导游或旅行社抛弃的情况。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旅游行业的形象。专家建议,游客在选择旅行社时应尽量选择正规平台和有良好口碑的旅行社,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落入陷阱。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同时,也提醒广大游客,在享受旅游服务的同时,要提高警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公平、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