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一家三口因食用了炒鸡蛋后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经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据调查,此次中毒事件的元凶竟是他们购买的鸡蛋在保存前被清洗过,导致鸡蛋变质。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鸡蛋清洗与保存方式的关注,也再次提醒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更加注意食品安全。
鸡蛋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其营养价值丰富,但若保存不当,极易引发变质甚至中毒。专家指出,鸡蛋壳表面有一层肉眼不可见的胶状膜,这层膜能够有效阻挡细菌侵入,保持鸡蛋的新鲜度。然而,一旦清洗,这层保护膜会被破坏,使得细菌更容易通过蛋壳上的小孔进入内部,从而导致鸡蛋变质。因此,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鸡蛋后,应避免预先清洗,而是直接冷藏保存,以维持鸡蛋的完整性。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相关机构进行了实验:将同一批次的鸡蛋分为两组,一组在保存前用水清洗后放入冰箱,另一组则直接放入冰箱。结果显示,经过清洗的鸡蛋在5天后蛋黄完全散开,而未清洗的鸡蛋则依然保持新鲜。这一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清洗鸡蛋对鸡蛋保存的影响。
除了清洗问题,鸡蛋的保存方式也至关重要。专家建议,鸡蛋应大头朝上直立存放,以确保气室的呼吸功能,延缓变质。同时,鸡蛋应密封冷藏,避免与葱、姜、蒜等挥发性食物同放,以免异味渗入加速变质。此外,取出鸡蛋后应尽快食用,避免再次冷藏,以免“发汗”导致细菌滋生。
对于如何判断鸡蛋是否变质,专家提供了多种方法。例如,日光透射法:将蛋置于手部形成的圆形末端透光观察,新鲜蛋呈微红色半透明状,蛋黄轮廓清晰;若昏暗或有污斑则已变质。冷水测试法:平躺水中的蛋很新鲜;倾斜则存放3-5天;直立可能存放10天;浮于水面则已变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消费者及时发现变质的鸡蛋,避免误食。
此次事件不仅是一次食品安全的警示,也为公众提供了关于鸡蛋保存和食用的科学指导。专家呼吁,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加注重食品的保存方式,避免因小失大,造成健康风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