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发布声明称,自即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旅游签证前往印度,这一政策调整被视为两国关系回暖的重要信号。尽管此举标志着印度在签证政策上迈出了一步,但许多观察者认为,这一门槛仍然偏高,难以满足两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交流需求。
近年来,中印两国在高层互动和边境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双边关系呈现出向合作主航道回归的趋势。印度外长、防长等高级官员时隔五年再度访华,释放出积极信号。同时,中国方面也展现出诚意,例如恢复了印度香客赴西藏神山圣湖朝圣的活动,为双方人员往来提供了更多便利。
然而,尽管旅游签证有所放宽,但印度在其他领域的签证限制依然存在。例如,印度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依然严格,对在印中企的投资和经营也存在诸多障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交流的深入发展。
从经济角度来看,印度制造业基础薄弱,许多行业存在专业技能缺口,对中国技术人员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印度政府在“去中国化”口号下,却不得不面对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拒签或延误签证不仅影响印度公司履行与中国出口商的合同,也对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的投资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也有声音呼吁进一步放宽签证政策。例如,有印度民众甚至公开要求取消对中国的旅游签证限制,显示出部分民众对当前政策的不满。此外,印度工业界也普遍认为,放宽签证限制有助于吸引中国投资者和技术人员,从而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并非唯一一个面临签证政策调整的国家或地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始收紧移民政策,如英国自2024年起逐步提高家庭签证的最低收入门槛,以应对移民压力。相比之下,印度此次放宽旅游签证,或许可以被视为一种试探性举措,旨在平衡国内经济需求与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其关系的走向不仅关乎两国自身利益,也将对整个亚洲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发展是中印两国当前最大的“公约数”,如果那些因交流阻断而搁置的合作项目能够在不远的未来得以重启,它们将为两国互利共赢、亚洲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动力。
印度对华签证政策的调整虽然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要真正实现人员往来的便利化,仍需在多个层面做出更多努力。印方应认识到,开放及便利化旅游签证不仅是对中国游客的“恩惠”,更是两国民众重建互信、深化合作的新起点。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