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经适房上市缴50%收益”究竟便宜了谁?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14-09-11 10:06:52

  经适房取得完全产权或上市交易如何操作?该缴纳多少增值收益?备受关注的深圳经适房上市暂行办法今起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增值收益比例拟定为50%,不申请完全产权、不上市交易可保持原状,另外在继承问题上也有明确规定。(《南方都市报》9月9日)

  任何资源,只有当其能够自由流动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这方面,经适房当然也不例外。不难设想,假如经适房一旦分配之后,便不能流转,其实相当于经适房资源被一次性独占了,即便房主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甚至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商品房小区,却仍然不得不占着经适房这个坑,本该有机会释放并重新分配的经适房资源,也将因此而被限制甚至固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经适房的交易,未尝不是出于让经适房物尽其用,最大限度的满足居住之需这一善意。至于公众所担心的经适房上市交易,有违经适房的保障初衷,甚至从此名正言顺的由公共利益进入个人腰包,也多少有些多虑。按照深圳经适房上市交易的规定,并非对属于公共利益的部分毫无回收考量。既然经适房上市需要上缴50%增值收益,经适房至少并未完全成为“泼出去的水”。

  不过,既然允许上市交易,其实相当于承认了经适房可以被用于套利。即便是增值部分的50%上缴,但剩下的一半却仍然将悉数进入个人腰包。而经适房的本意则是用于住房保障之需,从这个意义上说,经适房与商品房之间的价差,其实都来自公共补贴。即便撇开经适房上市交易本身的争议不论,增值部分的归属,也理应以此来作为分配依据。否则的话,一旦经适房允许上市交易,意味着公共利益可以向个人转移的话,经适房套利有了公开的出口,本就颇受诟病的经适房分配,恐怕更要因为套利方式的公开化,而被各方垂涎。这恐怕不应该是经适房上市交易的政策初衷。不仅如此,当经适房被用于交易,必然意味着原本用于保障的住房变身为了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的减少,会否将更多的购房需求驱赶到市场上,倒是更令人担忧。

  事实上,经适房上市交易,本身恰与其保障初衷相悖。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保障房真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保障功效,当然不应当把保障房一次性销售,而更应让保障对象充分流动起来,保障最应当保障的群体。一旦发现经适房住户已经不符合保障资格,经适房便可通过退出机制实现流转,以最优化保障房资源的配置。而无论是香港的公租房,还是新加坡的组屋,之所以能够在高房价地区承担起保障职能,正在于其“只租不售”的管理方式,确保了保障房的有效覆盖与高效流转。

  从这个角度来看,保障房的关键恰在于保障属性,这就决定了保障性住房不适合上市交易,“华丽转身”为商品房。无论是从规避通过经适房牟利,还是便于退出调整,“只租不售”,并完善退出机制,经适房才算是名至实归。否则的话,只需缴50%收益,经适房便可从容上市,如此开怀让利,实在是太过慷慨大度。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苹果公司迈入第三季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