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年的双12也进行了一次重新定义,有了新名字:亲亲节。
随着淘宝生态的丰富,通过直播、微淘、圈子、“问大家”等产品诞生了大量原创内容,实现了与消费者的更亲密的互动接触。在双12当天,不仅直播观看峰值超越了今年双11,用户观看时长也有提升。此外,淘宝上达人网红、潮玩酷客、设计师等群体带来的原创内容,与店铺的结合裂变出更大能量。我们也看到,“亲亲节”不仅仅是万能淘宝的升级,更反映了当下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预示了未来年轻人的主流生活方式。
其实今天我已经不想讨论电商的问题,这个概念有一点窄。
今天还有一部分人,一直认为阿里巴巴是电商公司,其实我们心里早就不把自己定义成电商公司。我们是一个数据公司,我们的核心理念是电商、金融、物流、营销。
所有这些场景,这些经济行为都是产生数据的行为,我们利用我们的数据引擎,通过云计算,通过大数据,把产生的数据价值反哺到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的推广中去,形成一种环流。而数据跟其他资源最大的不同点是,其他的资源是越用越少的,唯独数据是越用越多的。电用掉就用掉了,水、油、煤炭都是这样,唯独数据不同,所以它带来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循环可能性,带来了巨大的奇妙的发展空间,这是今年阿里的基本定位。
我们最强大的东西是我们的商业生态体系,而且它不断演进出新的商业场景,这个场景带来很多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做语音,大家应该用过天猫魔盒之类的摇控器,手机语音搜索这个习惯还没有养成,但遥控器其实输入字很麻烦,适合直接用语音输入。汽车也是很大的一个语音应用场景,为什么汽车里面要用手机App导航呢?开车最重要的是驾驶员的手不要离开方向盘。所以我们把这些东西给应用进去,包括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用进去,它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这是一个商业大变革的时代,互联网对商业全面变革的时代正在到来。
数据是核心,云计算、大数据是基础设施。业务场景创造了数据,又使用了数据。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近两年很坚决地从原来的实物电商走向数字商品、走向文化娱乐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消费类的数据我们有很多,但是你喜欢看什么影片、喜欢哪一个明星我不太了解。当你对一个人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不仅对文化娱乐产业有帮助,同时对商业本身、对电商也有帮助,而电商数据对文娱板块也会有影响。
我一直说,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今年双11的成绩为我们挣得了一个“修屋顶”的好机会,我们要站在商家和用户的角度总结和沉淀经验,改进业务、创新业务,不仅提升消费者体验,更为商家创造更大的价值。1207亿元对2016年双11来说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对阿里来说则是走向未来“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和新技术)的起点。
身处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是我们的幸运,因为有竞争,我们才会逼着自己不断去想应该做哪些创新,而不是跟在竞争对手身后做他已经做的事情。
永远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是双11成功走到今天的原因,也是阿里直面竞争的最佳策略。我们要从技术的博弈中跳出来,真正站在市场角度,独辟蹊径,利用阿里集团的优势,利用整个生态资源优势,去找到竞争的制高点。
(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