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们占得的份额越来越高对于百货渠道其余边缘小品牌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小品牌,尤其是国产品牌想在百货渠道立足生根,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国产品牌或许面临着机会。我们来看2016年上半年百货渠道Top10品牌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根据上海家化最新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百货渠道(护肤+彩妆)的增速为-3.5%,逊色于化妆品专营店的6.3%。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际大牌的市场份额还出现了不同情况的下滑。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雅诗兰黛、欧莱雅、迪奥、香奈儿这四大国际大牌的市场份额是在下降的。尤其是雅诗兰黛,下降了1.6%的市场份额。兰蔻虽然在今年遭遇了巨大的公关危机,但上半年的市场份额仍呈现上升的趋势。2015年,兰蔻和雅诗兰黛在百货渠道的市场份额都相对2014年下滑了0.4%。
而且,除了欧莱雅集团有3个品牌上榜和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有2个品牌上榜,雅诗兰黛、LVMH、资生堂、上海家化、香奈儿也都位列其中。前10的位置由7家公司分别把持,相互制衡倒也能避免寡头的存在。
上面的巨头们份额在跌,是不是意味着本土品牌机会更大呢?中国本土不少品牌现在都希望改变原来不上档次的品牌形象而往百货店里面挤,这个渠道虽然仍是大牌们的天下,但尚未出现可以一手掌控这个渠道的超级巨头。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消费者在选择上还是比较多元化的,欧美中日韩的品牌都有,中国本土品牌则可以在缝隙中谋求发展。
但是,品观君提醒你小心一个国家。
韩国品牌继续走俏,爱茉莉瓜分掉一个TOP10品牌
此前在分析2015年百货渠道Top10品牌份额的文章中品观君曾猜测,欧美大牌们的市场份额下滑很可能是由韩国品牌和欧美巨头旗下其他品牌的抢食造成的。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证实了品观君的猜测。
首先,2016年上半年兰芝的市场份额增加了0.2%,而悦诗风吟则一举增加了1.8%。它们增长的市场份额加起来高达2%,几乎相当于瓜分掉一个如玉兰油这样规模的品牌的份额了。
另一方面,同属欧莱雅集团旗下的科颜氏品牌得到了0.5%的市场份额的提升。虽然欧莱雅品牌的市场份额下滑了0.2%,但是欧莱雅集团通过兰蔻和科颜氏品牌份额的提升弥补了整个集团在中国百货渠道的损失。
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是,本土的佰草集品牌在今年上半年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持平。在2015年,基本上只要不下滑就等于地位的上升了。
所以说,其他想在百货渠道插一脚的本土品牌呢?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好吗?
注:2016年上半年及2015年全年数据来自上海家化公开财报数据(来自中怡康);2014年数据来自中怡康提供的对中国38座城市百货店化妆品专柜的销售推总资料。
(来源:品观网 作者: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