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剖析:一季度海外并购出现“井喷”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5-06 13:28:28

  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达826亿美元

  普华永道4月2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为115宗,交易金额达到826亿美元,已超过以往任何年度交易总金额。

  报告指出,2015年三大类投资者(民企、国企、财务投资者)在海外并购交易活动中均表现活跃。

  2015年,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占比达58%。就投资目的地而言,欧洲和美国等成熟市场仍然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重要目的地。同时,中国企业2015年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并购数量达到93宗,仅次于欧洲和北美,同比增长63%。

  一季度海外并购出现“井喷”的原因是什么?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一季度海外并购出现“井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国际上看,全球并购高潮实际上从去年以来一直在持续。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5年全球FDI增长了36%,其中并购增长了61%,特别是制造业并购增长132%。并购业务在全球掀起高潮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大幅增长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不景气加速了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一般而言,并购在两种情况下会出现明显变化,一种是经济特别好的时候,各国企业都想通过并购在国际分工中占有制高点;另一种是经济相对不好的时候,原来买不起的企业现在买得起了。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相关生产要素随之降低也助推了并购业务。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总体来说相对平稳,而国内一些企业巨头有并购意愿,需要进行国际化部署。另外,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中国企业而言,进行海外并购“不差钱”。在政策方面,近两年国务院、发改委及外管局分别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和《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简化海外并购的外汇管理,大幅放宽海外并购项目的核准权限。

  从国际产业转移看,产业转移有的以绿地投资形式进行,有的是以并购形式进行。随着中国产业转型的推进,以并购形式进行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一般把以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并购视为寻求“高地”效应的产业转移,把以服装、纺织业等低端产业的并购被称为寻求“洼地”效应的产业转移。尽管今年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但很多国家相对美元贬值更厉害,在此背景下,有利于中国企业寻求“洼地”效应的海外并购。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一带一路”战略催热了海外并购。“一带一路”战略激发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情,助推中国企业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和海外并购。“一带一路”将形成东接太平洋(601099,股吧)、西联波罗的海的交通运输大通道,能源与资源、航空、基建和公共设施等行业可通过并购沿线相关企业,直接利用标的企业进行海外扩张,避免自建成本高、审批时间长等风险。制造业、农业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可借助“一带一路”带来的频繁国家经贸交往和相互信任理解,通过相关海外并购开拓全球市场。

  海外并购力度提升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有积极意义

  海外并购的力度在提升,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有着积极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迫切需要新的成长引擎来拉动上市公司乃至整个经济增速。而且,在人民币汇率回落的大背景下,海外并购相当于用人民币负债收购美元等境外权益资产,这无疑将直接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自身股东权益。

  与此同时,在资产层面,有利于A股上市公司竞争实力的提升。

  一是因为海外并购可以迅速打开海外市场,改善相关上市公司的产业成长预期。比如人福医药的麻醉药业务,由于国内麻醉药业务已成寡头垄断,进一步的成长空间并不乐观。所以,公司通过并购EPICPharma,该企业是美国优质的管制类药品生产企业,且与公司产品线契合度较高,协同效应明显,因为美国麻醉类药品管控严格,无法直接出口。借助EPIC的生产资质,公司可以把国内麻醉类产品如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引入美国,进军美国管制药品市场,从而打开了公司产品的新成长空间。

  二是海外并购可以获得产业前沿的最新技术,进而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制造实力。比如均胜电子近期收购的KSS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汽车安全系统领域全球领先的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特殊产品三大类别。在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和日本具有研发人员近千人,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且与全球主要整车厂商具有良好合作关系。均胜电子通过收购KSS,可以迅速切入汽车安全系统的最高竞争层次。

  与此同时,海外并购成为A股上市公司产业结构转型的便捷之路,比如江河集团在2015年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连锁眼科医院Vision的97.71%股权;2016年3月,通过二级市场以约合10.7亿元人民币价格买入Primary的7298万股股票,占其总股本的14%,彰显出公司转型医疗的决心,医疗服务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大主营业务。

  上市公司在进行并购时,要注意风险防范

  京都律师事务所金融业务总监韩良律师提示,在进行并购时,要注意风险防范:“充分了解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投资目的和需要,来设定投资的一些方式;应当深入了解东道国企业注册的具体制度,并严格遵守,避免无照经营和非法经营。”

  企业在海外投资遇到的另一个头疼的风险是劳动法律风险,对此,韩良介绍,“(常见的问题包括)违反当地劳动合同签订的强制性形式规定,没有给员工按照最低的劳动工资得不酬,以及最低的劳动时间来去实施,当地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规定,比如说在某些行业必须要雇佣当地国籍的人;还有劳工问题等。”

  这些领域的风险防范,韩良的建议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东道国的关于劳动法律法规的一般性规定并予以严格遵守,还要关注东道国与我国劳动法差距较大的特殊性规定;认真遵守东道国的劳动保护、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各方面强制性规定,指导性规定;充分了解东道国的劳动救济制度,难免会产生劳动纠纷,要重视劳动纠纷的解决程序和过程,要非常清楚。

  对于其它方面的风险,韩良也建议,企业应该在投资前对东道国的法律环境进行详尽的调查;要特别注重降低合同履行中的风险,进行违约风险防范,“在建筑工程领域里面,我们国家一些施工工程方吃了很多亏”。

  此外,企业要筹划好投资结构,从而分摊风险。当然,“投资也是要赚钱,前期要把退出想好,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股权转让的风险之中,由于股权转让合同定的不好,存在着股权转让合同的违约,和当地相关联方造成违约,最后会产生相对的法律风险;在选择上市退出方式中,由于所投资的一些国家证券市场体量非常小,不像国内证券市场从成交量等各个方面在全球都是排前几位的,流动性不够,这使得通过公开证券市场退出时,提前要进行一个考虑;在清算退出方式中,也是要熟悉当地清算法和破产法。”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