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人口增长快、失业率高,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且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高峰与全社会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开始凸现出来。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这样看,就业难不仅仅难倒了大学生,结构性矛盾或将使问题更加突出。隐忧是客观存在的,劳动者难以就业,企业则难以招到员工。当这个“两难”超过一定限度时,结构性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甚至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就业问题“黄灯亮起”,找对病根、对症下药是关键。
中央与地方政策联动助力双创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层面已经出台至少22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也正式公布。这些文件正在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对创业创新起作用。
我们不得不注意这个新词:创新创业,它不止于创业,还要有创新。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培育和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精神,不仅抓住了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而且找到了以内生增长缓解社会矛盾的“金钥匙”;不仅可以突破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且能够发掘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人才资源的潜力。
从世界科技进步的趋势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有了极为丰富的“工具箱”。当前全球范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业态风起云涌,形成了全新的社会图景。网络社区、即时通讯、自媒体等的迅速发展,使社会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紧密、便捷,信息、知识等各种创新资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对接、协同和集成,“互联网+”、大数据等不断渗透,也使创业创新更加开放共享,个人化创造和社会化生产高度统一。比如说,要进行研发设计,现在有众创,让大家一起来研究和创造;要完成资金筹集,现在有众筹,把大家的小钱汇成干大事的资本;要开发产品项目,现在有众包,可以让大家自由组合、统筹配合、协同工作。在“三众”等模式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创业创新,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享受过程、分享成果、从中受益。
如果说“稳增长”、“调结构”为创造就业机会“起了灶”,那么政府一系列改革举措和政策扶持,毫无疑问为稳就业“添了一大把柴”。随着商事制度等改革的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200万户,平均每天超过1万户。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2.64亿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1.6%。
一个快递员创富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工作并不难找,只要肯踏实下来,处处都是机会,太多的人好高骛远,太多的人眼高手低,不是工作不好找,是自己一些无谓的挑剔让自己错失了各种良机,还是那句话,是金子总是会发光。
就业问题两面观,它没有那么难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4 18:10:02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人身保险与营业税的再“亲密”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