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8月1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拍卖式IPO”正式拉开帷幕,设计软件公司Figma通过独特的拍卖机制成功上市,融资总额达到400亿美元,成为2025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PO之一。此次IPO不仅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也再次将“拍卖式IPO”这一创新模式推向了新的高度。
与传统的IPO方式不同,Figma此次采用了“荷兰式拍卖”机制,要求投资者在认购时明确指定其愿意购买的股票数量和价格。这种机制允许投资者通过公开竞价来决定股票的最终发行价格,从而更精准地反映市场对股票价值的真实判断,减少抑价现象,实现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双赢。在此次IPO中,Figma的初始定价区间为每股25至28美元,但随着市场认购热情的高涨,最终定价被推高至每股115.5美元,融资总额达到400亿美元。
此次拍卖式IPO的成功,不仅为Figma带来了巨额资金,也为整个美股IPO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股IPO的募资额同比增长了40%,其中科技板块占比超过60%。例如,Circle Internet Group在6月5日上市,募资约11亿美元,成为年内最大规模IPO之一。此外,极智嘉于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募资额约为15.74亿港元,成为“港交所物流机器人第一股”。这些数据表明,全球科技IPO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显著的回暖趋势。
Figma的IPO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其背后强大的市场地位和投资者支持密不可分。Figma拥有超过1300万月活跃用户,其中约85%的用户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但53%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3月31日,Figma的营收同比增长48%,达到7.49亿美元。此外,Figma的用户基础相对分散,有80%的用户是非专业设计师,这为其带来了广泛的市场覆盖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投资方方面,Figma的IPO也得到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包括红杉资本、A16z、General Catalyst、Index、Greylock等。这些投资机构不仅在Figma的早期阶段就参与了投资,还在此次IPO中继续增持,显示出对Figma未来发展的高度信心。值得注意的是,Figma的三大外部投资方计划分别出售170万和330万股,分别套现5600万美元和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到7.8亿元)。
此次拍卖式IPO的成功,也引发了市场对传统IPO模式的反思。在传统的IPO中,投资银行往往有权决定股票的发行价格,并且通常会优先将股票分配给最密切的客户。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不符合发行公司的利益,甚至可能涉及内幕交易。相比之下,拍卖式IPO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使得所有投资者都能在公平的条件下参与竞争,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
尽管拍卖式IPO在短期内可能对传统投行的业务模式构成挑战,但其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例如,Google在2004年尝试采用荷兰式拍卖IPO时,虽然引发了华尔街投资公司的不满,但最终还是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如今,随着市场对科技股的需求不断上升,拍卖式IPO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科技公司和热门初创企业中。
Figma的此次IPO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资本运作,更是对“拍卖式IPO”这一创新模式的有力验证。随着全球科技市场的持续增长和投资者对科技企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类似的拍卖式IPO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机制不仅提供了更多参与机会,也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
Figma的4000亿美元IPO不仅是2025年美股市场的一大亮点,也为全球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路径。随着市场对科技股的持续看好,拍卖式IPO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