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修订内容,明确禁止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中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误导性用语。这一新规旨在规范食品标签标识,提升消费者对食品信息的认知能力,同时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零添加”、“不添加”等宣传用语在休闲零食、调味品等领域被广泛使用,但其概念模糊且缺乏科学依据,容易误导消费者。例如,千禾味业的“千禾0”酱油因检测出微量镉元素而引发舆论风波,其“零添加”的宣传真实性受到质疑。此次新规出台后,类似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根据新标准,食品标签不得再以“零添加”、“不添加”等方式对配料进行特别强调,除非能够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新国标的发布也引发了行业内的深刻变革。许多企业表示,将尽快调整产品包装和宣传策略以符合新规要求。例如,豪客来黑猪肉肠宣称“六大0添加”,其中一项为“0鸡鸭肉”,但专家指出,该类宣传缺乏统一标准,容易造成消费者误解。此次禁令的实施将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虚假宣传,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还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例如,当某配料或成分在终产品中的含量为“0”时,才可以使用“无”、“不含”等表述,并需在标签中标明具体含量。这一规定不仅提高了食品标签的透明度,也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此次新规的过渡期为两年,预计将在2027年全面落地实施。在此期间,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新标准的顺利推行。专家表示,虽然短期内部分企业可能面临调整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也需提高警惕。面对带有“零添加”、“不添加”等字样的产品,应仔细查看配料表和标签信息,避免被误导。同时,消费者可以向监管部门反映问题,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环境。
此次新国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迈上了新台阶。通过禁止“零添加”等误导性用语,不仅规范了食品标签标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参考。未来,随着新规的全面实施,食品行业将迎来更加健康、透明的发展局面。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