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第一省”或将易主,湖北加速崛起,河南面临转型压力

2025年07月25日 10:23:31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在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29省份半年报出炉,“中部第一省”或将易主?》一文中,记者指出,随着湖北经济的强势崛起,其GDP增速已连续多年超过河南,甚至在上半年实现了6.2%的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南的GDP增速仅为5.7%,且与湖北的差距从2023年上半年的5067亿元缩小至2025年上半年的2041亿元。这一变化不仅挑战了河南“中部第一省”的地位,也引发了外界对中部地区经济格局重塑的广泛关注。

  从产业结构来看,河南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其制造业实力仍显不足。根据《河南省建设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河南提出要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值,力争到202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然而,与广东、江苏等南方强省相比,河南的制造业发展仍存在明显短板。例如,河南的千亿产业数量仅为3个,远低于广东和江苏的33个。此外,河南的传统工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制约了其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湖北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上半年,湖北的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其中电子元件、锂电池等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同时,湖北的汽车产业链也正在加速转型,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上升,为全省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湖北的外贸表现也十分亮眼,上半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28.4%,与河南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除了经济层面的较量,河南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方面也面临挑战。尽管河南拥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但整体高等教育资源仍显薄弱。2023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1万人,复读人数高达41万,反映出当地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为此,河南近年来加大了对高校建设的投入,计划筹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然而,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河南的高校数量和质量仍有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并非没有应对挑战的措施。2023年8月,河南省发布了《河南省建设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河南正积极应对经济转型的压力,努力实现从“中部第一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

  然而,面对湖北的快速崛起,河南能否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仍需观察。一方面,湖北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另一方面,湖北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较为成熟,具备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而河南则需要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湖北的崛起正在对河南的“中部第一省”地位构成实质性挑战。未来,河南能否守住这一宝座,将取决于其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湖北的持续发力,也将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格局的进一步优化。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