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财富官账喊话许家印:还钱!七年沉默打破,债务黑洞再掀风暴

2025年07月01日 14:48:18  来源:综合
 

  2025年6月30日晚,沉寂七年的恒大财富官方微博突然发声,以简短的"许家印还钱!品牌部还有人上班不?"直指集团实控人,配图显示其运营主体"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已是失信被执行人,且企业资质未年审。这一突如其来的喊话,将恒大系持续数年的债务危机再度推向舆论漩涡中心。

  恒大财富的公开追债并非孤立事件。自2021年起,恒大集团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截至2023年7月,财报显示负债总额高达2.44万亿元,而同年许家印仍坚称"2023年一定能偿还债务"。然而现实残酷:2023年公告披露两年累计亏损超8000亿元,债权人发现债务非但未减,反而新增8000亿。此次官微喊话,实为债务链条崩裂的又一缩影。

  回溯危机根源,恒大长期依赖"借新还旧"模式。许家印曾多次高调画饼,如2023年3月提出再借3000亿重组境外债务,同年7月又承诺"三年内还清债务",甚至签署"保交楼军令状"。但暗地里,被指控通过技术性离婚、内保外贷转移资产,导致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普通员工与供应商成为最直接牺牲者。2022年有员工自述为还债贷款40万,手机充斥催款通知,"半夜醒来60多个未接电话";供应商则面临工程款拖欠,民工工资停发,许家印在2024年庭审中承认挪用冻结资金支付工资,但辩解系"解决燃眉之急"。

  债权人耐心已被耗尽。2024年,美国向狱中的许家印追讨7000亿债务,境内债主更从员工延伸到14亿纳税人——恒大被指通过高收益商票吸引投资者,最终将债务压力转嫁社会。此次恒大财富官微的愤怒发声,折射出债权人追偿无门的绝望。

  许家印的应对策略屡遭质疑。明面上召开发布会宣称"绝不躺平",暗地里被曝继续用恒大财富"割韭菜";2023年还高调要求足球俱乐部"保级冲超",与债务困境形成荒诞对比。这种"口头救市、行动摆烂"的双面操作,加速了信用体系的崩塌。

  如今,恒大财富官微的呐喊恐难撼动债务僵局。该公司早无实际运营能力,微博认证企业失信多年,而许家印身陷囹圄,境外资产追索困难。这场官微"突袭",更像是一场悲壮的符号性控诉——当最后的管理者也加入讨债大军,恒大神话彻底沦为债务废墟的警示碑。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