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阿斯彭思想节上,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公开坦言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令其"自惭形秽"。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电动车的成本控制与技术水平已远超西方同类产品,这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事实。"法利引用数据强调,全球70%的电动车由中国制造,中国在电池供应链和智能技术整合上建立了难以撼动的优势。
法利特别提到中国电动车的技术突破:"每辆车都集成了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用户无需手动配对手机,数字生活便能无缝衔接至车载系统。"他承认,福特当前无法提供类似体验,部分归因于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未涉足汽车制造业。这一技术代差不仅体现在智能化层面,更反映在整车质量与驾乘体验上。去年访华期间,法利曾亲自试驾中国品牌电动车,对其行驶质感和高科技配置深感震惊。
成本优势是中国电动车的另一核心竞争力。法利透露,中国车企通过独特的电池化学技术(如磷酸铁锂电池)将成本压缩至西方的一半,同时提升安全性与循环寿命。他回忆道,工程师拆解比亚迪电动车时展现的"优雅且低成本"设计方案,令福特团队深受触动。这种高效制造能力正推动中国电动车快速占领全球市场,欧洲、中东及亚洲多国已成为其重要出口目标。
面对中国电动车的崛起,法利将其定位为"生存威胁"。他警告称:"福特若无法在全球竞争中取胜,特别是电动车领域,将失去未来。"为此,福特已紧急调整战略:放弃大型电动SUV等高成本项目,转向开发小型电动车;探索与中国供应链合作以降低零部件成本;并将中国市场重心转向商用车型。
更严峻的是,中国在核心材料领域的控制力加剧了竞争失衡。法利指出,中国掌握着石墨、锂等关键电池矿产的加工技术和知识产权,而西方车企在早期享受中国市场红利时,未能预见中国在电动化领域的长期布局。这种战略远见使中国从"被忽视者"蜕变为汽车强国,甚至引发马斯克等西方企业家公开承认其"最具竞争力"。
行业分析师认为,福特的困境折射出美国汽车业的集体焦虑。法利近期频繁呼吁美国政府:"与其纠结于华为、TikTok等争议,更应优先应对中国电动车的冲击。"他坦言,美国车企若无法实现电动车盈利,最终可能被迫"龟缩于北美市场"。这种紧迫感促使福特采取激进措施——将小米、理想等中国品牌电动车运回美国总部,要求高管团队"体验并学习中国标准"。
尽管福特股价年内上涨9%,其电动化转型仍面临巨大挑战。法利主导的战略收缩导致电动SUV项目取消,直接损失近20亿美元,同时暴露出西方在充电基建、用户教育等配套体系的滞后。对此,法利强调:"我们正在打一场必须赢的战争",其成败将决定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存亡。
这场竞争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全球产业格局重构的缩影。正如法利在阿斯彭思想节上的结语:"我们与中国车企的较量不仅是电动车的竞争,更将定义汽车产业的未来规则。"
BAT三巨头:互联网相关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大势 近日,马云、马化腾已相继发表公开信,分别指向新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而李彦宏也发表观点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BAT三巨头不约而同地弃网向实。 相关信息显示,BAT弃网向实,最看重的依然是技术的第一推动作用。10月23日,马...【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