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牧民靠卖牦牛奶增收近万,高原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04月06日 18:29:09  来源:中网资讯商业
 

  近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牧民们通过销售牦牛奶实现了显著增收。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高原特色产业的潜力,也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新茶饮品牌喜茶等企业的关注,川西高原牦牛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喜茶新品中使用的牦牛奶原料,因其稀缺性和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青睐,短短不到两周便售罄下架。这不仅带动了牦牛奶的销量,也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一高原资源的独特价值。

  牦牛奶的生产环境极为特殊,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由于高寒、稀有产量等因素,牦牛奶一直以当地供应为主。然而,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牦牛奶逐渐从传统的酥油、奶渣等初级产品转型为高品质乳制品。例如,蓝逸公司通过将牦牛奶加工成高品质产品,如芒果味牦牛乳冰淇淋,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还帮助牧民实现了增收。

  在甘孜州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牧民们通过“企业+牧场+合作社+牧户”的模式,将牦牛奶加工成多种产品,并销往全国市场。牧民根翁表示,过去牦牛奶只能自用或制成酥油出售,价格低廉。如今,每公斤牦牛奶的收购价比普通牛奶高出4倍以上,牧民收入大幅提高。

  牦牛奶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钙、磷等微量元素,且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这些特性使得牦牛奶成为高端乳制品市场的热门选择。例如,蓝逸公司生产的“蓝逸”牦牛乳系列产品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至海外。此外,甘南州的华羚公司通过提取牦牛乳酪蛋白生产干酪素,进一步拓展了牦牛奶的应用领域。

  牦牛奶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例如,在阿坝州红原县,移动收奶站的设立解决了牧民鲜奶保存时间短的问题,提高了牦牛奶的销售效率。数据显示,仅红原乳业的移动收奶站每年就带动当地牧民增收7亿元。

  然而,牦牛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由于高原牧场的地理限制和产量有限,牦牛奶的供应仍较为紧张。此外,部分牧民缺乏加工技术,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帮助牧民更好地融入现代产业链。

  未来,随着牦牛奶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创新,其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例如,通过开发奶粉、冻干酸奶等新产品,可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和品牌营销,牦牛奶有望进入更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四川牧民通过销售牦牛奶实现了显著增收,这不仅是高原特色产业的成功案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成果。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牦牛奶产业有望成为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