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6名学生溺亡事故细节披露,家属:当前唯一诉求是“还原真相,不让相关责任人逃脱责任”

2025年07月25日 02:07:30  来源:综合
 

  2025年7月24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矿业企业参观学习时,因格栅板突然脱落坠入浮选槽,最终不幸溺亡。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事企业已停产整顿,校方也启动了校内问责程序。

  据调查通报显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规格1.2m×3m)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当日受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浮选槽内充斥着高密度矿浆,遇险者一旦坠入,几乎无法自救,生还希望渺茫。另有1名老师在事故中受伤,但被及时救出。

  家属表示,事发当天先接到学校“正在抢救”的通知,当晚才得知孩子已失去生命体征。遇难学生均为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出头,他们本该在实验室钻研、在课堂讨论,却成了安全管理漏洞的牺牲品。家属明确表示,当前唯一的诉求是“还原真相,不让相关责任人逃脱责任”。

  校方回应称,此次是学校组织的实习,要求该专业大三升大四约五六十名学生参加,与毕业要求挂钩。此类参观学习学校已经组织多年,并且作为一种学业要求,应当有基本的安全嗅觉去规避风险,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责。然而,学校与企业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并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暴露出校方在安全管理上的疏漏。

  涉事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在事故发生后发布情况说明,表示“深表歉意与哀悼”,并称正在抓紧处理善后工作。然而,企业内部规定要求每季度点检、每半年测载荷、每年全面更换格栅板,但这些流程似乎从未被严格执行。早在2023年,应急管理部门就已发现该格栅板“承载力不足”并下达整改通知,但企业对此未予重视。

  律师指出,若能认定涉事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在主观上存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比如明知格栅板存在安全隐患,但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那么极有可能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根据《安全生产法》,造成6人死亡的较大事故,涉事公司可能面临100万至500万元罚款,主要负责人会被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

  目前,涉事车间全线停产整顿,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当日监护人员3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东北大学已启动校内问责,暂停所有赴矿山现场实习,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同时,学校已派人赶赴现场处理,对暑期实践实习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再次部署,加强学生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此次事故再次凸显了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力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专家指出,格栅板通常禁止重物通行,而涉事企业2月份虽对格栅板进行过一次“局部更换”,但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事发平台日常承载标识缺失,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此外,企业10多天前曾召开安全会议,但未能有效防止悲剧的发生。

  六个年轻的生命沉入矿浆的那一刻,我们就该明白,再多的致歉都已苍白无力。安全不是一句口号,是必须用生命守护的底线。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