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参观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时,因格栅板突然脱落,坠入高达十几米的浮选槽内。据现场目击者和知情人士透露,浮选槽内并非清水,而是由磨碎的矿石粉末、水与浮选药剂混合而成的浓稠矿浆,其密度远高于水,人体一旦下坠,极易迅速沉底,挣扎时矿浆会堵塞口鼻,导致窒息。此外,矿浆中含有强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吸入后会对呼吸道和肺部造成严重灼伤,加速死亡。
据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描述,浮选槽内设有高速旋转的叶轮,一旦有人坠入,极有可能被叶轮击中,造成骨折或撕裂。而矿浆的黏稠特性使得救援工作异常困难,救援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徒手打捞几乎不可能,且存在被卷入叶轮的风险。因此,一旦有人坠入浮选槽,生还的可能性极低。
据现场学生回忆,浮选槽的垂直高度超过十米,矿浆如同泥石流般黏稠,人一旦掉入,几乎无法动弹。有学生表示,如果当时有7人站在格栅板上,板子很可能承受不住重量而断裂。此次事故中,6名学生和1名带队老师均陷入险境,最终确认全部遇难。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事故发生在东北大学组织的实习活动中,学生们在参观选矿厂的过程中遭遇意外。尽管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但初步分析认为,格栅板的固定装置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或维护不到位的问题。此外,有专家指出,此类浮选槽属于工业高危区域,格栅板作为关键的安全防护设施,其安全性不容忽视。
事故发生后,中国黄金集团迅速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对此次事件深感痛心,并承诺将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此类事故在选矿行业中极为罕见,但并非没有先例。浮选槽因其高风险性,常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工业安全管理和学生实习安全的广泛关注。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呼吁,学校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时,应更加注重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应加强对企业安全设施的监管,避免因设备老化或管理疏忽导致悲剧发生。
从技术角度看,浮选槽的设计和运行涉及复杂的工程问题。例如,格栅板的材质、连接方式、承重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其安全性。此次事故暴露出企业在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此外,浮选药剂的使用也需严格规范,以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此次事件不仅是一次安全事故,更是一次对工业安全管理和学生实习制度的深刻反思。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安全。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