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回应下班兼职送外卖,日赚百元缓解经济压力

2025年07月22日 23:47:57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日,四川遂宁一位公职人员孙先生在下班后兼职送外卖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孙先生是一名转业消防员,现就职于遂宁市船山区某单位从事纪检工作。去年底转业后,他积极响应单位关于公职人员可以从事副业的通知,决定在业余时间尝试送外卖,以缓解生活经济压力。

  孙先生表示,自从接到单位通知后,他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每天晚上8点左右开始接单,平均每天送三个小时,日收入约100多元。他将送外卖比作“打游戏做任务”,感到非常快乐和充实。孙先生还提到,送外卖过程中偶遇不安全行为时,他会主动提醒对方注意安全,展现出作为一名消防员的职业素养。

  孙先生的兼职经历并非个例。据他透露,自通知下发后,许多同事也尝试了不同的副业,如跑代驾或网约车。他认为送外卖最适合自己,因为它相对自由,且不影响本职工作。孙先生表示,如果未来有更合适的副业,他也会积极考虑。

  专家陈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允许公职人员从事副业是政策创新的积极体现,有助于缓解基层经济压力,促进社会资源的灵活流动。然而,他同时提醒从事副业的公职人员要平衡好主业和副业的关系,注意利益冲突的防范,避免出现“揽私活”等情况。陈光建议,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细化操作规范,从制度和流程层面堵住监管漏洞,同时强化职业伦理教育,更好地维护公职人员的公众形象。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多地政府也在不断探索公职人员副业的管理机制。例如,中共泰安市委和日照市委分别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依法维护其权利,引导其切实履行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这些政策不仅体现了对公职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视,也为公职人员从事副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公职人员从事副业需遵循相关规定,包括提前向单位报备并获批准,避免利益冲突,确保副业不影响本职工作。例如,体力劳动如跑滴滴、送外卖等,需利用业余时间且不影响工作,且需提前向单位书面报备并获批准。此外,投稿赚稿费、撰写文章、小说等也是公职人员可以考虑的副业方式。

  孙先生的兼职经历反映了当前部分公职人员在经济压力下的现实选择。尽管公职人员通常享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一些人仍希望通过兼职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孙先生表示,送外卖不仅让他赚到了一些额外收入,还让他体验到了服务行业的乐趣,增强了社会参与感。

  从社会角度来看,公职人员兼职送外卖的现象也引发了关于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的讨论。孙先生认为,送外卖并未降低他的社会地位,反而是一种服务行业,他乐于分享自己的兼职经历。这种态度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职业选择的开放心态,也体现了社会对多元职业的包容与尊重。

  公职人员下班后兼职送外卖的现象,既是对现有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个人经济需求的现实回应。在政策支持与个人努力的双重推动下,这一现象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加规范和有序的发展。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政府在推动公职人员副业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副业与主业之间的平衡,维护公职人员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责任。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