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回应公厕建而不用系工作失误,暴露了基层治理中的管理漏洞

2025年07月22日 01:16:19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农村新公厕“建而不用”的问题被央视等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调查,部分新建的高标准公厕长期锁门、无人使用,甚至有村民反映“领导来了才能用”,这一现象不仅暴露了基层治理中的管理漏洞,也反映出部分村干部在推进民生工程时的责任意识不足。

  7月21日,针对媒体曝光的问题,稷山县委宣传部迅速作出回应,确认了这一情况属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公厕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改工作。同时,县纪委监委也表示将对相关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据稷山县吉家庄村工作人员介绍,该村于去年9月25日交付了一座“高标准厕所”,配置齐全,包括水冲、屋顶、暖气等设施,但该公厕在交付后并未正常开放。工作人员表示,公厕只在有活动时才会开放,否则无人打扫。当记者询问为何不开放时,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明确解释,仅表示“村民素质不高”是主要原因。

  然而,这一说法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有评论指出,将公厕未使用的原因归咎于“村民素质低”,不仅缺乏事实依据,更暴露出部分村干部在推进民生工程时的责任缺失和管理不善。事实上,农村公厕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用得上、常受益”,而非形式主义或推卸责任。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稷山县已采取多项措施。一方面,要求各村立即开放新公厕,确保专人负责打扫,做到定时清理、无异味;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公厕管理的制度建设,确保资金、人员、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到位。此外,县纪委监委也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以儆效尤。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公厕“用得上、常受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公厕“建而不用”的现象并非个例。此前,台山市也曾出现过村委会用杂物堵住公厕入口、导致公厕成摆设的问题,后经巡察组介入,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这说明,只要加强监督和问责,许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稷山县此次事件虽为个案,但其背后反映出的基层治理短板和民生工程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只有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才能让每一项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百姓,赢得民心。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