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麦当劳本应是人们享受美食与短暂休息的温馨场所。然而,近期在上海普陀区的一家麦当劳门店,却上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老年棋牌室”现象。据市民储先生反映,这家位于桃浦店的麦当劳,近几个月来被十几位老人长期占据,他们不仅不消费,还围坐在一起打牌、喧哗,严重影响了其他顾客的用餐体验。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早在2016年,美国纽约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家麦当劳因一群韩裔老人长时间逗留而被管理层驱逐。当时,这些老人将麦当劳当作“平民咖啡馆”,只买一样东西,然后一坐就是一整天,甚至影响了店内正常经营。最终,在地方政坛人士的调停下,双方达成了暂时的和解。
相比之下,上海的这一现象似乎更为“常态化”。据储先生描述,这些老人从冬天开始就在麦当劳聚集,冬天是为了避寒,夏天则是为了纳凉。他们长期占据4-5张餐桌,纸牌洗牌声、输赢吆喝声此起彼伏,甚至有顾客带孩子进店时,孩子也被牌局的喧闹吸引,根本无法安静用餐。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老人全程未消费,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商家提供的免费服务,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商业秩序的严重挑战。
对此,网友的反应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老年人退休后社交圈萎缩,社区活动室往往存在“预约难、项目少、开放时间短”等问题,而麦当劳这类场所具备免费、环境舒适、全天开放的特点,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只要不影响他人,老人的行为不应被过度苛责。然而,也有不少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商家不是公益场所,“占座不消费”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行为。更有甚者调侃道:“如果一群年轻人占着桌子打游戏不消费,恐怕早就被指责了,不能因为是老人就网开一面。”
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上海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面临“社交孤独”的问题。社区活动室等公共设施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麦当劳等商业场所则成为了他们填补社交空白的“替代品”。然而,这种“替代”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社会矛盾。
对此,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社会公德的建立,需要每个人既考虑自身需求,也要体谅他人处境。对老人而言,可以避开用餐高峰、控制音量、适当消费,像网友建议的“点杯饮品坐半天,既体面又不影响商家”。对商家来说,可借鉴部分门店的做法:设置“休息区”与“用餐区”,用温和提示引导老人,既维护经营秩序,又体现人文关怀。
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区的发力。如果能增加老年活动场所、丰富社交项目,让老人有更合适的去处,自然能减少对商业场所的依赖。比起争论“能不能在麦当劳打牌”,倒不如从根源上解决“老人该去哪里社交”的问题。
麦当劳变身“老年棋牌室”的现象,表面上看是一场关于公共空间使用与商业秩序的冲突,深层次上则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社交需求与社会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社区、商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老年人既能享受社交的乐趣,又能尊重他人的权益。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