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衡阳,一名男子在街头对一名突发昏厥的女子实施心肺复苏,却因按压胸部的动作被部分网友质疑为“袭胸”,引发广泛热议。然而,这一事件不仅没有削弱公众对善行的认同,反而激起了更多人对“救人者”的支持与敬意。7月12日下午,盘志斌,一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老师,在骑车经过衡阳市立新路时,目睹一名女子突然倒地,失去意识。他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并在确认需要帮助后,跪地进行心肺复苏,与现场医生轮流施救,直到救护车赶到。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10多分钟,最终女子恢复了微弱的呼吸和脉搏。
尽管盘志斌的救援行为被拍下并上传网络,但部分网友却对他的动作提出了质疑,认为他“袭胸”而非“救人”。这种质疑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许多人为盘志斌发声,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救人者的专业动作不应被误解为不当行为。一位目击者邓先生表示:“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没有人去想那些东西,女士本来是没有反应的,急救以后可以眨眼了。” 这种理性的声音,让更多的网友站出来支持盘志斌,认为他值得被“怒赞”。
事实上,心肺复苏是一项需要专业训练的急救技能,按压位置必须准确,力度和节奏也需严格控制。盘志斌在施救过程中,不仅自己累得气喘吁吁,还带动了周围群众参与接力,展现了极高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医生也指出,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每耽误一分钟,存活率就下降10%。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路人的勇敢和专业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在舆论的推动下,盘志斌的善举迅速登上热搜,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希望社会多一些这样的好人!”“不要因为误解而寒了救人者的心!” 也有网友指出,这种质疑不仅伤害了救人者的自尊,也对社会的善意构成了威胁。如果每次救人者都担心被误解或指责,谁还敢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盘志斌的家人也对他的行为感到骄傲。他的孩子全程见证了父亲的救援过程,并表示:“我想用切身行动告诉孩子,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同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递这份温暖的人。” 这种家庭的温暖与社会的认同,共同构成了对善行最有力的支持。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不平凡举动,也看到了社会对善行的强烈支持。盘志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英雄不是靠外在的光环,而是靠内心的勇气与担当。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与传颂。
巨贪李建平涉案超30亿被判死刑 引发社会对腐败问题的 近日,李建平因涉案金额超过30亿元,因贪污受贿罪被执行死刑,这一判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李建平曾担任某大型国有企业的高层领导,长期以来其在职务期间的腐败行为令人震惊。法院在审理此案时,查明其通过虚假合同、挪用公款等手...【详细】
全球最新疫情:截至3月30日中国以外累计确诊638345例 截至北京时间3月30日12时,除中国外,20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637633例,钻石公主号邮轮712例,累计死亡30386例。...【详细】
美科学家称武汉绝不是新冠病毒源头 美国科学家日前进行的一项关于新冠病毒最新研究显示,这种导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是自然产生的。根据科学杂志《自然医学》发表的证据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实验室中构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为操控的病毒。尽管许多人认为该病毒起源于...【详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