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今年浙江台风影响偏早偏重:罕见路径下防台应急全面启动

2025年07月09日 08:20:31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2025年7月,浙江迎来一场罕见的台风挑战。第4号台风“丹娜丝”以异常路径横穿中国台湾省海峡,预计于7月8日至9日二次登陆浙江台州至福建福州一带沿海,其路径呈现“Z字形”绕行特征,较往年同期提前近两周。这一罕见轨迹引发专家担忧,认为今年浙江台风影响呈现“偏早偏重”趋势,南部山区暴雨风险与沿海风暴潮威胁并存。

  台风路径异常,防台压力陡增

  “丹娜丝”自7月5日生成后,以每小时10公里速度北上,穿过中国台湾省海峡时强度已达台风级,预计登陆后将携带10至14级大风和特大暴雨,尤其对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构成双重威胁。气象部门指出,该台风可能成为“离开中国台湾省海峡后左拐登陆我国”的首个案例,其路径与2012年台风“泰利”相似,但影响范围更广。水利部已针对浙江、福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协助指导防台工作。

  浙江全面部署,防台应急响应升级

  面对台风逼近,浙江多地迅速行动。温州海事局于7月5日启动Ⅲ级防台应急响应,要求沿海船舶封舱加固、通信设备检查,并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动态研判台风动向。7月7日,浙江海事局进一步提升南区防台应急响应至Ⅱ级,要求沿海船舶做好正面抗台准备,确保海上作业安全。此外,浙江宁波、温州等地渔村码头已开展渔船回港避风、物资储备等措施,渔港内近千艘船舶有序锚泊避风。

  专家预警:暴雨山洪风险叠加

  根据浙江省气象台分析,“丹娜丝”登陆后可能引发浙江南部山区特大暴雨,叠加前期高温干旱,地质灾害风险显著上升。水利专家提醒,浙南山区需重点防范山洪和地质滑坡,同时沿海地区需警惕风暴潮叠加高潮位引发的次生灾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台风影响与历史同期相比呈现“偏早”特征,7月上旬即面临强台风登陆,较往年台风主要集中在8-9月的规律有所提前。

  历史对比:罕见路径下的防台经验

  从历史数据看,1949-2020年间,浙江共遭遇45次台风登陆,其中7月登陆台风仅占5%,而2025年“丹娜丝”可能成为7月首个登陆案例。尽管如此,浙江在防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2021年台风“烟花”登陆时,温州、台州海事部门已通过水上防台Ⅲ级警报确保海上安全。此次“丹娜丝”路径的复杂性要求防台措施需更加灵活,例如温州海事局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动态调整船舶避风方案。

  社会影响:经济与民生的双重考验

  台风“丹娜丝”不仅威胁生命安全,还将对浙江经济造成冲击。据历史数据,1994年超强台风“Fred”曾导致1126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07.9亿元。当前,浙江沿海港口、渔业、旅游业等产业面临停摆风险,尤其是温州、台州等地的外贸企业需提前调整生产计划。此外,台风期间电力中断、交通受阻等问题可能加剧民生压力,需政府与企业协同应对。

  未来展望:防台常态化与科技赋能

  面对台风“偏早偏重”的趋势,浙江正推动防台工作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利用气象卫星、雷达等技术手段提升台风路径预测精度,同时加强与福建、江西等邻省的联动机制,形成区域防灾合力。此外,专家建议公众应关注官方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避免轻信网络谣言,例如近期部分自媒体误传“7月无台风影响浙江”的说法,实为不实信息。

  结语:未雨绸缪,守护家园

  台风“丹娜丝”虽已登陆,但其影响将持续数日。浙江各地正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通过科学部署、精准预警和全民动员,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带来的损失。正如温州海事局所言:“防台工作没有‘如果’,只有‘必须’。”

(责编:东 华)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