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遇“关门杀” 物业被判赔21万,暴露了部分小区管理的漏洞

2025年06月30日 10:11:55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近日,一起因外卖员遭遇“关门杀”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法院判决物业方需赔偿外卖员21万元,这一判决不仅为受害者讨回公道,也敲响了城市治理与责任划分的警钟。

  事件起因是外卖员在送餐途中,因未及时避让,导致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尽管外卖员表示自己行驶速度正常,且周边无其他车辆,但物业方以“未遵守小区管理规定”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然而,法院审理后认为,物业在未设置警示标志、未及时清理障碍物的情况下,未能有效保障行人安全,最终判决其承担21万元赔偿金。

  此次判决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明确指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院指出,物业作为小区管理方,有义务维护公共区域的安全,若未能尽到合理注意义务,需对损害结果负责。这一判决为类似案件提供了法律参考,也强化了物业企业的责任意识。

  社会反响方面,许多网友对物业方的判决表示支持,认为其“咎由自取”。但也有人质疑,外卖员在送餐过程中是否应承担完全责任。对此,法律专家指出,外卖员虽有义务确保安全,但物业方作为管理方,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责任划分应以过错程度为准。

  此次事件也暴露了部分小区管理的漏洞。例如,外卖员在送餐时需频繁穿越人行道,而部分小区缺乏明确的交通标识和减速带,导致类似事故频发。有法律学者建议,应推动物业企业建立更完善的应急预案,例如设置外卖专用通道或增加监控设备,以减少纠纷。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一判决对城市治理具有警示意义。随着外卖行业的发展,外卖员与消费者的矛盾日益凸显。法院通过明确责任边界,既保护了外卖员的合法权益,也促使物业企业反思自身管理责任。正如某法律评论指出的:“物业的管理责任不应被忽视,否则将加剧城市运行中的矛盾。”

  此外,此次21万元的赔偿金额也引发了公众对“高空抛物”“小区噪音”等长期问题的关注。有市民表示,物业方若能妥善处理此类问题,或许能减少更多纠纷。例如,部分小区因未及时清理垃圾导致居民投诉,物业方因此被起诉并赔偿。

  专家建议,未来可通过立法明确物业企业的责任范围,例如要求其在特定区域设置安全设施,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外卖平台也应加强与物业的合作,共同制定安全送餐方案,例如提供夜间配送路线或增加配送人员培训。

  此次判决不仅是一次法律实践,更是一次社会教育。它提醒公众,物业企业的管理责任不容忽视,而外卖员在履行职责时也需在规则框架内行动。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构建更安全、更和谐的城市环境。

(责编:东 华)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