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NFC(近场通信)功能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方便了移动支付、公交卡和门禁等操作,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正是这种便捷性,也成为了不法分子的新目标。近期,多地警方发布紧急提醒,揭露了骗子利用手机NFC功能实施诈骗的新型手段,提醒公众提高警惕,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骗子通过伪装成客服人员,以航班取消、扣费错误等理由,诱骗受害者下载恶意软件或进行屏幕共享。例如,李先生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航班取消,需要通过“企业支付”服务借款10万元。李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下载软件并开启NFC功能进行刷卡操作,最终被骗走9.8万元。
罗女士则遭遇了另一种类型的诈骗。她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直播平台的工作人员,称其开通了“会员直播服务”。在屏幕共享的过程中,骗子通过NFC功能获取了罗女士银行卡的信息,并迅速将卡内资金转走。
骗子还利用NFC功能的近距离无线通讯特性,通过恶意代码植入支付系统中,窃取用户的支付信息。例如,有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被远程操控,自动打开NFC功能,导致银行卡内的资金被无感刷走。
警方提醒,公众在日常使用中应谨慎对待NFC功能。首先,不要轻易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尤其是那些要求开启NFC功能的软件。其次,拒绝任何要求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并冻结银行卡。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警方还建议公众及时更新手机安全软件,关闭不必要的NFC功能,并在不使用时拔掉手机卡。此外,遇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一定要核实其真实身份,避免轻信对方的说辞。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NFC功能的便利性逐渐被大众接受。然而,这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骗子通过伪造NFC设备、篡改支付设备等手段,实施了一系列高科技诈骗。例如,有骗子通过制作与NFC设备相似的假设备,诱骗受害者进行支付操作,从而盗取资金。
警方特别提醒,公众在使用NFC功能时,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使用该功能。同时,建议定期检查手机的安全设置,确保所有应用和系统均为最新版本。
面对日益猖獗的NFC诈骗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和不明链接,谨慎对待任何要求使用NFC功能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财产损失,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