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失眠已成为许多人面临的普遍问题,而“闭眼养神”是否能缓解失眠,甚至替代睡眠,成为热议的话题。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指出,闭眼但不入睡的行为与主动熬夜在生理和健康影响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
闭眼养神是否等同于休息?医生解释,闭眼休息确实能减轻大脑的视觉信息处理负担,使身体进入一种“低耗电”状态,此时脑电波可能接近睡眠期的α波或θ波,有助于放松和缓解疲劳。然而,这种状态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睡眠,因为大脑并未完全进入休息状态,而是处于一种“外感受”状态,即外界刺激仍能影响大脑活动。因此,如果闭眼后大脑仍在高速运转,如计划工作、焦虑入睡等,这种状态反而会加剧身体疲劳,导致次日精神不振,甚至进一步加重失眠。
相比之下,主动熬夜的危害更为显著。熬夜不仅剥夺了正常的睡眠时间,还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引发免疫系统失调、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期熬夜还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此外,熬夜时身体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肌肉和神经活动频繁,这会进一步消耗身体能量,使次日更加疲惫。
值得注意的是,闭眼养神的效果因人而异。一些人通过闭眼休息,能够逐渐进入浅睡眠状态,从而缓解疲劳,但这种状态通常需要心态平和,排除杂念。相反,如果在闭眼时内心充满焦虑,反而可能加重失眠症状,甚至导致“闭目耗神”,即大脑持续处于亢奋状态,与主动熬夜无异。
医生建议,对于失眠者而言,应避免被动闭眼养神,而应通过规律作息、睡前放松等方式改善睡眠质量。例如,可以在睡前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以帮助大脑进入休息状态,而非仅仅依赖闭眼。此外,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避免过度熬夜,也是预防失眠的重要手段。
闭眼养神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但其效果远不如正常睡眠,且若伴随强迫性思维,可能与主动熬夜无异。因此,对于失眠者而言,科学的睡眠管理才是关键。医生呼吁,公众应正确认识闭眼养神与熬夜的区别,避免因错误的睡眠习惯而对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