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来临,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热浪滚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然而,在这看似“蒸烤”的天气中,隐藏着一种被称为“高温杀手”的致命疾病——热射病。它不仅威胁着劳动者的健康,更可能夺去生命。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热射病的预防与应对措施,确保在高温天气下安全无虞。
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热应激疾病,通常由高温环境下人体无法有效散热引起,导致体温急剧升高,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据医学专家介绍,热射病的病死率高达80%以上,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例如,2022年一名51岁的快递分拣员因长时间在高温仓库中工作,突发热射病,最终抢救无效去世。类似案例屡见不鲜,提醒我们热射病并非“小病”,而是需要高度警惕的“高温杀手”。
热射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体温持续升高(通常超过40℃)、头晕、恶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等。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热射病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中暑相似,容易被忽视,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例如,2023年一位78岁老人因高温中暑被路人发现昏倒,体温高达41℃,经医院诊断为热射病,情况十分危急。这说明,即使在看似“轻微”的高温环境下,也有可能引发致命后果。
热射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如建筑工人、快递员、洗碗工等。由于这些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往往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缺乏足够的防护措施。例如,2022年一名54岁的洗碗工因工作时间长、休息不足,最终因热射病去世,而工厂未能及时提供避暑措施。此类事件反映出,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下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以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除了劳动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群体也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由于他们的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更容易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严重问题。因此,公众在高温天气下应特别关注这些人群,避免让他们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同时,家庭成员之间也应加强沟通,确保在高温天气下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降温,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在预防热射病方面,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过度劳累,尤其是在进行体力劳动时,应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其次,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尤其是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应多喝水,适量饮用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如椰子汁、鲜奶等,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此外,佩戴防护装备,如遮阳帽、防晒服、太阳镜等,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对于户外工作者,建议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作业,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在急救方面,一旦发现有人出现热射病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初步降温措施。例如,可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头部、腋下和大腿根部,帮助其快速降温。同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值得注意的是,热射病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热射病作为一种“高温杀手”,其危害不容小觑。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温天气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热射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上升。因此,我们必须从个人、家庭、社会多个层面共同努力,提高对热射病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在高温天气下的人群能够安全、健康地生活和工作。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