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回到他的故乡山东高密,参加了一场热闹非凡的集市活动。这次赶集的经历不仅让他对家乡的变化深感震撼,也让他再次思考文学创作与乡土生活的紧密联系。
莫言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赶集的全过程,并感叹道:“好的小说应该像一个热闹的集市。”他提到,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烟火气息。这种场景让他联想到自己作品中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例如《红高粱》中描述的高密东北乡的热闹与繁华。
在集市上,莫言还亲自体验了犁地的过程。他用小视频展示了自己如何使用现代化工具轻松犁地,并感叹道:“现在的小推车和三轮车都装上了电机,非常省力。”他回忆起小时候用大笼屉挑着鸡鸭赶集的情景,感慨时光流逝,但集市的热闹氛围依旧未变。
莫言还提到,集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他观察到,集市上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以及孩子们的嬉闹声,都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他认为,这种场景正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也是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次赶集的经历让莫言更加坚定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信念。他表示,好的小说应该像一个热闹的集市,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能够反映社会的进步与变迁。他邀请大家到山东高密来体验这种热闹的集市氛围,感受家乡的文化与历史。
莫言还提到,近年来高密的集市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从传统的农产品到现代化的电子产品,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时尚的服饰鞋帽,集市上的一切都展现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对集市上的传统小吃也印象深刻。他在集市上花5元钱买了一斤磨豆腐,并直呼“好便宜”。他回忆起小时候吃磨豆腐的情景,感叹道:“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味道依然让人怀念。”。
通过这次赶集的经历,莫言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也再次确认了文学创作与乡土生活的紧密联系。他认为,文学创作需要扎根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高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莫言此次回乡赶集的经历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返乡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学思考与文化探索。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是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场景和人情味始终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