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喜爱戏曲的朋友来说,提到“关公”绝对绕不开一个名字——武凌云。1985年,21岁的武凌云排演《古城会》,那是他第一次扮演关公。在那以后,关公这个人物就再也没有与他的人生分开过。
出身于梨园世家,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武凌云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戏曲的情缘又是如何开始的?日前,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专访了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武凌云。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武凌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一根棍子成就一支梅花
武凌云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在剧团中长大,其父武忠师承山西晋剧泰斗、须生大王丁果仙,曾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传承人”的特别荣誉。母亲阎惠贞亦是正宗丁派须生演员。
童年武凌云与戏曲的第一次接触是懵懵懂懂的。那时在台下观看父母唱戏的武凌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有些好玩的行当”将伴随自己的一生。
在武凌云的回忆中,父亲是严厉的。“一根棍子成就一支梅花”已经成了广为人知的故事。多年后已经成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的武凌云,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对父亲的严厉有了更多的感慨与理解。他说:“父亲的棍子给对了,在‘威严’下给我选择了一条路。爸爸更多教我身段、表演,妈妈则更多教我唱腔。”
武凌云形容童年的自己是“调皮但不捣蛋”。“是可爱的,悄悄地,也不会损坏的那种调皮。”
对于许多人来说,童年的事情也许长大后不会记得太真切。但父亲给他买的一个当时售价4块6毛钱的小望远镜,却让武凌云一直记到了现在,并且连盒子都完好保存着。“爸爸说只要我考剧团,就给我买一个望远镜。当时是1975年,4块6毛钱并不便宜。好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还留着,我说这是一个念想,是爸爸对我的鞭策。我对我的孩子、学生也是这样,严厉可以有,但也要带点人情味。”
也曾想过改行,但最终坚守了下来
因为晋剧表演行当的特殊性,武凌云从12岁就开始跟团。一开始武凌云是在一个名叫“月影”的碗碗腔剧团。
碗碗腔是山西现存30多个剧种之一,与晋剧相比,碗碗腔算是一个“小剧种”。后来,月影剧团于1985年解散,在解散前一年,武凌云调到了太原市实验晋剧团,也是当时他父母所在的剧团。
前期都在学碗碗腔的武凌云一直到1985年才正式开始学晋剧。事实上,晋剧和碗碗腔在唱腔、旋律等方面有很大差别,从头开始学一个新的剧种,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当时许多人因无法适应而纷纷转行,但现在的武凌云回想起来,却只是“有一点难”。武凌云说,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这种转变还是要归功于父亲的督促。因为担心他跟不上团里的进度,父亲在方方面面督促着武凌云。“他经常和我说‘曲不离口,词不离手’,甚至在吃饭、说话的过程中,都要对着镜子练。”
父亲对武凌云,从小到大都没有放松过要求。“一直到现在他都不放心我,还会给我讲戏、示范。要求我拍下每次演出的视频,回去反复看。”
尽管如今武凌云已经拿下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但是在他心中,自己和父母等老一辈艺术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得奖容易,守奖难”,他感慨,“老一辈艺术家们虽然没有得过什么奖,但是他们在舞台上的坚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这几十年中,武凌云也曾想过改行,“拍电影、做买卖、唱歌,又能挣钱、又能出名,多好。”但最终还是父亲留下了他,父亲对他说,“你就给我守在这,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也有条件,我希望你留下。”
不敢说“活关公”,是活跃在舞台上的关公
作为山西戏曲界里个子最高的,1.81米的身高曾经是武凌云的“心病”。“因为搭戏特别难,很难找到大个子搭戏。”一直到最后演上关公戏,身高才成了武凌云的优势,“甚至希望长得再高一点”。
对山西晋剧“活关公”这个美誉,武凌云表示“不敢当”,不应该是“活关公”,而是“一直活跃在舞台上的关公”。
武凌云扮演的关公(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演了35年的关公,这个角色已经和武凌云紧紧融合在一起了。扮演一个经典的人物角色是很难的,因为观众对这个人物已经有了固定的印象。
“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尤其是这么一个‘大人物’,没人敢演,演好了是一辈子的福气,演不好……”尽管这样说,武凌云现在回忆起第一次扮演关公的情形,直言“当时觉得没有什么压力,如果有,就是来源于父亲。”
晋剧有300多年历史,可是关老爷的戏早期却几乎没有人演。晋剧的第一个“关公”出自武凌云父亲出演的《古城会》,第二个是一个“女关公”,出自武凌云母亲出演的《关羽斩子》。第三个就是武凌云,从《古城会》《华容道》,到后来的《单刀会》等。
当这一家子都聚在一起聊天时,没有家长里短,聊得最多的还是戏曲。对“关公”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随着武凌云年岁的增长、演出经验的丰富,而越来越深刻。
在武凌云眼中,关公最大的两个人物特点,一个是忠,一个是诚信。为了演好关公,武凌云走访了数千个庙宇,去观察关公各种塑像,捕捉各种不同的形态。
“得奖容易,守奖难”
《古城会》《三关点帅》《徐策跑城》……武凌云凭借自己扎实的唱功和到位的表演收获了越来越多戏迷的掌声,更引起了戏剧界众多专家的关注,武凌云登上的舞台越来越大。1999年,他携自己的得意之作《徐策跑城》,一举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而走下舞台,生活中的他,也爱好广泛。由于他博采众长,跨曲种、跨行当,被广大热爱晋剧的观众称为当今三晋戏曲舞台上的多面手。从远赴四川拜师学川剧变脸,到近些年研学山西原生态民歌……如今,已过知命之年的武凌云,仍旧未放弃学习,也仍旧在坚持将戏曲送进乡间、送进校园,他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从那个坐在台下看父母演出的小孩子,到后来一举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晋剧第一人”,武凌云一步步迈上更大的舞台,但他在这一路上吃过的苦,却鲜为外人知。对未来,武凌云也有自己的坚持,就是“把戏曲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他说。
在采访的最后,武凌云再次提及“得奖容易,守奖难”。“我们还在守着这片天地,守到60岁退休,我觉得这个奖就守住了。”他说。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