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到底是谁在违背市场?

来源:产经新闻网 时间:2016-11-23 11:37:30

  最近几天,对冯小刚炮轰王建林,以及王思聪代父回应的冷嘲热讽,一时间喧嚣尘上,基本占据了娱乐新闻的头条,连林丹出轨这种恶心事儿都退居其后,可见事件之火爆。其实事情挺简单,冯小刚在其微博以“潘金莲”名义致公开信给王健林,直言因华谊先前挖墙角,在《我不是潘金莲》11月17日上映后,该片在全国其他院线排片平均值为40%以上之时,万达在其院线仅给10.9%的排片率。冯导说万达低排片是“小胸怀”、“小格局”,并在最后喊话王健林“请您除恶务尽,给俺零排片,让潘家金莲自生自灭去吧!”

  万达少东家王思聪立马冷嘲热讽回应:冯大导演,麻烦你说话别那么阴阳怪气的,听着恶心。本来两家私企的恩怨应该是两家公司的事情,怎就因为你是大导演就能煽动网络群众和舆论来喷我们了?咱就事论事,只准华谊挖我们有敬业协议在身的高管,不准我们有任何不悦?只准你们排片挤走别人,不允许我们对你片的不看好而降低排片?讲道理,没有人和钱过不去,如果你这电影票房好,我们也一定会按照程序化的流程增加排片,你作为一个导演,用拿得出手的作品说话,岂不是更好?

  有一种说法是,华谊已不是第一次遭遇万达的冷眼了。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叶宁从万达辞职,出任华谊兄弟(行情300027,买入)(300027,股吧)CEO,这是被挖了墙角,扯出的利益纷争犹如火上浇油。其实,仅就万达院线(行情002739,买入)(002739,股吧)排片来说,如何排是人家自己的事,而排片在中国又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排片是中国电影(行情600977,买入)的遗留问题。原来是公有制的排片,后转成了目前的“双轨制”,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电影排片还不完全是市场主导,而是政府主导主旋律影片尽量排到黄金档,而其他差不多才是所谓“市场竞争”了。

  中国电影虽然发展快、全球最大,但票房却不高,有的还使劲儿掺水,还没有真正市场化。这几年虽说有了点模样,但还是问题多多。如果把中国电影比喻成一个流水线,冯导的问题仅是其中的末端而已,中间环节包括审查、分类、多轨等等。我国的院线有些是国有,有的是民营(私有)。例如,华谊就很牛,有权发电影许可证。但如果独立电影人要想进入电影市场,就像现在王健林难为冯小刚似的,他们的命运恐怕比“潘金莲”还惨。一系列发行、宣传、分级(类)、审查、影院管理等,说不清道不明,想从中分得一块蛋糕难上加难。

  所以,小刚与思聪互撕,其实背后暴露了我国电影市场亟待规范。其中,既有赌博式的押宝,也有人情式的偏袒,更有行政力量的强推,就是缺少一个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也是各方都在呼吁要建立一个更透明、公正、法治、平等的电影市场竞争机制的原因。而观众呢?混乱的院线市场最终伤害的还是观众。他们互撕,令吃瓜群众云里雾里,就当观众看了场“电影笑话”吧。虽然对冯导印象不错,但他的这次发飙就显得有些矫情。人家报复有原因,而自己的电影要是充满“正能量”,故事讲得好,拍得精彩,想必没人不会买账。如果电影好,就像王思聪说的那样“没有人和钱过不去”。

  中国电影任重道远,稍安勿躁吧。万达和小刚也别争一时,路长着呢。由此,还是由市场来决定排片吧。只不过他们互撕的确暴露了我国电影市场的不成熟,就把其看作是真正市场化到来前夕的“阵痛”吧。从制度层面为中国电影从制作到上映打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促使其走上正轨,才是正道。而打破垄断,让市场说话,排除人为干扰,就是今后的方向。借鉴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经验,那就是打破一切垄断,让电影回归市场,这恐怕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之路。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团购房烂的不是商品房的尾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